三十亩土地,同时前三年免田税,不想种田的也可以分到牛羊,同样前三年免税,三年之后,按具体比例来缴纳牛羊幼崽。

    这个年代西域还没荒漠化,楼兰也尚在,各地绿洲并不罕见,所以西域的可耕种土地虽然可能不是特别肥沃,但数量绝对不算少,而且其他降水量不足以支撑种植的区域,养牛羊也没问题。

    最重要的是,先前覆灭西域三十六国计划白圣也有参与,甚至能说是建元帝的合作者,所以西域打下来,她当然不可能没有任何收获,很大一部分西域土地,以及西域各国的资产,都被白胜纳入囊中了,其中一部分犒赏三军,剩下的招募几十万百姓还是没啥问题的。

    缺点无非就是要将这些东西都撒出去,然后前期也没什么收入,至少得等到三年后才能收税,回本就更遥远了。

    而白圣这么一宣传,效果其实还是挺不错的,很快便有大量无地或者少地的百姓纷纷报名,自愿迁徙到西域,别看大乾经过文景之治好像百姓富裕,是一个盛世,但实际土地兼并的情况早就已经开始发生,也有的是百姓因为人口滋生,生病遇灾等问题,不得已变卖土地,或者土地越分越少等等,所以没有土地和土地比较少的人,只能说不多。

    但也不少,几十万绰绰有余。

    不过白圣这么一操作,建元帝那边就有些尴尬了,因为这世上很多事,就怕有个对比,前面太皇太后给了那么好的政策,鼓励百姓过去,然后大家踊跃报名,怎么都得夸上一句和谐爱民啥。

    结果他这边就开始强迫百姓迁徙。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得被万人唾骂。

    所以迫于无奈,最后建元帝也只能跟进模仿,并且还因为晚了一步,报名百姓的数量和积极性,都远不如先前。

    当白圣的商队带着四十多万百姓迁徙到西域,并且土地和牛羊都分配完之后又过了半年,建元帝才陆陆续续凑满了四十万百姓,完成原定的迁徙计划。

    而俗话又说一步慢,步步慢。

    这半年的差距,使得白圣在经营西域方面的进展,比建元帝快得多,结果就是到建元十五年的时候,白圣便基本垄断了西域商道的大部分收入,大量本国产物被运出,运往西域之外的其他国家,同时其他国家的金银和特产,也通过白圣的商会,在大乾各地售卖开来。

    但这时候建元帝并没有心情理会。

    因为他母亲王太后病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