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牙大怒:

    “监斩无能,给我退下!”

    一声喝退,雷震子羞惭满面,站立一旁。

    子牙再次令下,将行之前刑军士拿下,斩首示众。命杨戬、韦护监斩。二人领命,另换军士,再至辕门取妲己妖首,妲己目光流转,玉体摇荡千种娇姿,月面泛滥万般光彩,一干军士依然动刀不得,可怜,可叹,一众军士又被斩首。

    杨戬、韦护大吃一惊,于千万军中选出那如狼似虎、杀气干云者十二人,再临杀场,斩夺妲己妖首。

    只见那妲己依旧如前,一样的软款儿,一样的莺歌儿,又把这些军士弄得东倒西歪,如痴如醉。

    杨戬与韦护怒吼:

    “刑军若再延误时机,定斩不饶!”

    只听那十二个刑军一齐喊:

    “我等愿为妲己受刑!”

    喊毕,十二刑军一齐挥起屠刀,把自身三阳魁首斩落。

    杨戬与韦护大吃一惊,良久,二人商议:

    “此乃千年妖狐,极善迷惑人心,是故大智大勇的纣王被她缠缚得迷而忘返,何况这些愚人哉?我与你快去禀明元帅,毋令这些无辜军士死于非命也。”

    杨戬道罢,二人齐至中军帐来,对子牙“……如此如彼”说了一遍,众诸侯俱各惊异。

    子牙对众人曰:

    “此怪乃千年老狐,受日精月华,偷采天地灵气,故此善能迷惑人,看我斩此恶怪。”

    子牙同众诸侯门人弟子出得辕门,见妲己绑缚在法场,果然千娇百媚,似玉如花,众军士一个个东倒西歪,如木雕泥塑。子牙喝退众刑军,取出陆压所赐葫芦,放于案上,揭去顶盖,只见葫芦里一道白光上升,现出一物如陀螺,有眉,有眼,有翅,有足。陀螺在白光上旋转,子牙打一躬:“请宝贝转身!”那宝贝连转两三转,妲己见那宝贝为先天无情之物,知道死期已至,大叫三声:

    “女娲娘娘冤我!女娲娘娘冤我!女娲娘娘冤我!”

    宝贝三转,妲己妖头落在尘埃,血溅满地,一股怨气附于血渍,渗入地下。千万军士看到那飞溅之血渍,立时魂不附体,心神激荡,无处归藏,一丝丝凝聚妲己那血渍之中。诸侯中亦有无限怜惜者。有诗为证,诗曰:

    妲己妖娆惹众怜,临刑军士皆情牵。

    桃花难尽温柔态,芍药不及窈窕妍。

    忆昔恩州曾借窍,应知玉阙善周旋。

    女娲指令害纣王,事后反却造枉冤。

    且说妲己命丧午门,魂魄飞向封神台去了。但妲己高呼三声“女娲娘娘冤我”,一丝怨气结成一缕微弱残魂依附于血渍里,犹如风中残烛,柳枝老絮,随时有泯灭飞逝之可能,好在有千万军士怜悯疼爱的神意加持,竟然一丝丝壮大起来,得以在地下苟延残喘。

    日后,凡经历午门者,无不对着妲己死亡之地指指点点,无不疼惜怜爱,神意到时,妲己遗魂一丝丝壮大,模模糊糊形成人形,惜其力量羸弱,仍然不能完全成型。何况午门杀气太重,压得她难以喘气。

    不知过了多少岁月,一群少年簇拥着一醉醺醺的翩翩公子来到这里,公子对着妲己死地的“斩妖台”愤愤不平地骂:

    “妲己临死高呼‘女娲娘娘冤我’,一点没有说错,想那妲己,在自己的领地过得逍遥快活,被女娲娘娘招妖旗招来,奉旨去祸害纣王,其罪魁祸首当属女娲娘娘无疑,怎么就归罪到妲己身上?真的是岂有此理!”

    旁边有个叫姚贤的少年阿谀奉承说:

    “少爷说的太对了,太在理了。那个妲己真正的冤枉。如果那时少爷在世,一定会为妲己鸣冤,说不定会来一个刀下留人,成一桩千古佳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