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凭着这些人数,再加上之前去草原商讨的商路,再过去就稳妥多了。而这些人包括胡林和陆义生在内,只要跟着多走两趟,朱慎锥相信就能把他们彻底成为自己人,等到那时候,羊头山就真正属于朱慎锥的势力了。

    “六爷,有个事得和您说。”酒过三巡,聊完了草原的事,李虎突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道。

    “前些时候赵屋岭那边冒出一股强人,领头的自称一阵风,打家劫舍好不热闹。前几日还派人来了一趟羊头山,给俺递了话……。”

    “还有这事?递了什么话?”朱慎锥微皱起眉头,继续听李虎往下讲。

    李虎告诉朱慎锥,这一阵风是前些时候刚冒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来路,手下聚了好几百人,占住了羊头山东边的赵屋岭。

    原本双方井水不犯河水,李虎他们本也是流民,不过现在又有了朱慎锥的支持,已经在羊头山安家落户,只要这一阵风不来羊头山这边,也不影响他们走私盐的盐路,李虎也不想搭理这一阵风。

    但没想,他没理一阵风,这一阵风居然先派了人来接触李虎,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和李虎一伙联手干件大事。

    好奇至于问了问,谁想一阵风的胃口可不小,居然盯上了离赵屋岭最近的陵川,打算在陵川搞点事出来。

    按照一阵风的说法,陵川知县是个大贪官,陵川这些年被这混账知县折腾的不轻,民怨沸腾。既然如此,他一阵风何不替天行道干一票大的,如果能联合羊头山这边,两家一起出手,拿下陵川是轻而易举的。

    陵川不是什么大县,只是小县,县里也没驻军,充其量就几十个衙役和白役再加普通十来个普通兵丁罢了。

    他们只要化妆成普通老百姓,先把部分人潜入县城,然后再里应外合出其不备拿下城门,只要城门到手,那么陵川就是囊中之物了。

    到时候一呼百应拿下陵川,杀了狗官再开仓放粮,陵川自然落入手中,接下来竖旗聚兵,大事可成也!

    只要以陵川为基,向东可入直隶,向南可进中原,如向西更能直接攻打高平,一旦再拿下高平,以太行、王屋为势,割据一方不是难事。如李虎愿一起起事,一阵风可同李虎平分天下,两者并肩称王,共享这荣华富贵。

    李虎这番话说完,朱慎锥听得是目瞪口呆,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一阵风是不是脑子进水?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现在是万历四十八年,可不是崇祯十七年,这天下还没到大乱的时候呢。

    虽说这些年天灾人祸不少,去年萨尔浒之战明军也损失惨重,可整个大明如今还算太平,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下去。

    这些年地方也不是没闹过叛乱,大大小小的乱子各省也有过几起,可这些叛乱都没什么气候,前脚乱子刚出,后脚就给平定了。

    比如山西这边就是这样,闹的最大的一回一群泥腿子杀了几个衙役,可连县衙都没能打下来,就被赶来的官兵给杀得片甲不留,转眼间主谋被砍了脑袋,余者也全没跑掉。

    朱慎锥不知道这一阵风是什么来头,又怎么会有如此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不当有前途的山大王,非得下山干杀官造反的勾当,他那来的勇气?

    “你没答应他吧?”想到这,朱慎锥问。

    “俺又不傻,怎么可能答应。”李虎脑袋摇得拨浪鼓一般:“俺就是当兵的出身,这里面的道道俺能不清楚?这事要真像一阵风说的如此轻易,当年俺们也不会躲到羊头山来了。”

    “别说一阵风手下都是些乌合之众,就算他带的人全是兵丁,想杀官造反也绝不可能!就算侥幸拿下陵川又如何?消息一旦传出,宁山卫近在咫尺,等官军一到,一阵风能挡住半个回合就算不错了,到时候落个人头不保还得牵连了手下兄弟,俺可没他这么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