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张寅,安安稳稳做起了官。

    但这个事没完,嘉靖五年时,张寅被仇人认出后告发,此案从地方一直打到了御前,嘉靖让人先后六次审案,可由于没有任何实质证据能证明太原卫指挥使张寅就是李福达,再加上此案又牵涉到武定侯郭勋,引起了朝中文官和勋贵的争斗,更是变得扑朔迷离。

    最终,因为证人反水,六审后又拿不出无真凭实据,嘉靖当时正想借此案来敲打因为大礼议事件和自己作对的文官集团们,推波助澜之下张寅非但毫发无损,反而告发者被嘉靖以诬告官员处死,审案的官员受到牵连流放,张寅官复原职结案。

    这个案当时被称为李福达案,那么太原卫指挥使张寅究竟是不是造反专业户李福达呢?这个事一直到最后都没有一个最终结果。但在隆庆年间,这个事又给人翻了出来,说有证据可以证明张寅就是李福达。

    可这时候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当事人和证人早就做了古,所谓的证据也仅仅只是推论而已。

    李福达案是一个迷案,再加上这个案子又是在山西发生的,朱慎锥怎么会不知道呢?

    所以当张锡钧突然问起李福达的时候,朱慎锥心头的惊愕不要提有多少了。

    难道说,张锡钧是李福达的后人不成?对了,如果当年太原卫指挥使张寅就是李福达的话,那么李福达化名张寅,他的后人就是姓张,而张锡钧也姓张,两者是否有这样的关系呢?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么多年过去了,谁又能说得清楚呢?”张锡钧摇头叹道,接着又道:“张锡钧只是在下化名,而且名字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意义,只是一个称呼罢了。不瞒六爷,我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倒和当年的张寅有些类似,只可惜运气却没有张寅那么好,背后更没一个武定侯撑腰。”

    说着,张锡钧苦笑了一声,神色有着几分惨然。

    “六爷!”

    张锡钧拱了拱手,诚恳道:“在下虽无搏鸡之力,但自认读过几本书,识得几个字,懂得少许谋略。羊头山非在下久留之地,李虎虽对在下有恩,但此人只是一介武夫罢了。”

    “六爷胸有韬略,眼光深远,实非凡俗。如蒙不弃,在下愿跟随六爷以尽犬马之力,还请六爷首肯……。”

    说着,张锡钧冲朱慎锥大拜,看着拜倒自己面前的张锡钧,朱慎锥有些沉默了。

    直到现在,张锡钧也没明说自己的来历,但刚才的话语中却是透露了几分。

    如果朱慎锥判断没错的话,张锡钧哪怕不是张寅的后人,恐怕两者也有不为外人知的消息。

    再加上张寅是不是真的李福达,这个事已经成了谜团,但李福达是什么人朱慎锥却是一清二楚。

    刚才张锡钧自己也说了,他承认自己的经历和张寅类似,那么也就等于承认他的身份远不仅仅只是普通秀才那么简单。那么张锡钧究竟是什么人呢?朱慎锥猜测他恐怕是白莲一脉的可能比较大,要不然一个好好的秀才怎么会和一群矿徒混在一起?还上了羊头山做起了没本钱的买卖?

    “收还是不收?”这个问题在朱慎锥脑海中反复闪过。

    朱慎锥承认自己之前小看了这个张锡钧,他没想到张锡钧一直不怎么起眼,却又有如此的眼光和想法。刚才张锡钧提出的建议的确让朱慎锥心动,他明白张锡钧说是对的,不光是用李佑来控制李虎,还是羊头山的重要性等等,其实这也是朱慎锥已经想到的,只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做罢了。

    从这点来说,他们的想法是相同的。再加上张锡钧投靠自己的理由,更让朱慎锥感觉到这个人的不简单。那么这个人究竟是收还是不收呢?朱慎锥陷入了沉思。

    大拜在地的张锡钧低头看不见朱慎锥的表情,心头忐忑不安。

    他是聪明人,很清楚现在的处境,更明白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