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知识量丢到其他国家都能被奉为座上客。

    正因如此,中学毕业的学子是不能前往海外的,避免他们携带知识逃遁他国。

    这点也是因为朝鲜、日本、暹罗雇佣了许多大明小学毕业的学子后,朱高煦特意下旨规定的。

    至于火器这方面,不管是挨了打的日本,还是每天从大明偷学知识的朝鲜,亦或者是南洋的暹罗、满者伯夷,小西洋的帖木儿国……

    这些国家基本都在与明朝交手、接触中开始向着热武器发展,尤其是帖木儿国的沙哈鲁和日本的足利义嗣、朝鲜的……

    “对了,我之前听闻朝鲜的李芳远病重,眼下情况如何?”

    朱高煦想起了前些日子朝鲜上奏李芳远病重,准备让位给其子李裪的事情。

    “回陛下,朝鲜来使汇报,李芳远在上个月病重去世,其子李裪暂摄国政,请陛下恩准其承袭王位。”

    宋礼毕恭毕敬回答,朱高煦则是点了点头。

    “这个李芳远倒也不傻,居然会从朝廷这边挖医生过去,反倒是让他多活了几年。”

    李芳远原本该在洪熙五年病逝,但这厮很鸡贼的从辽东重金聘请了几個医生前往朝鲜为他治病。

    虽说这群人帮助他多活了三年,但最终他还是倒在了五十九岁的年纪。

    至于他的儿子李裪,便是后世棒子为之骄傲的世宗大王。

    朝鲜半岛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贵族长期使用中原的汉字,但民间普遍不通汉文,因此官府常使用借助汉字拼写朝鲜语的吏读文体,但对于本来就不识汉字的百姓来说还是难以理解。

    为了让朝鲜能有自己的文字,他还派官员先后十三次前来大明的辽东,向明朝学者黄瓒请求音韵学的问题,经过多年从中原不断的照抄修改,最后弄出了一本《训民正音》,也就是后世的朝鲜谚文。

    不过历史上他能这么做,是因为当时中原的皇帝是朱瞻基和朱祁镇,而今中原的皇帝却是自己。

    以当下大明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李裪如果还敢创造自己的文字,那即便朱高煦不开口,朝鲜的两班也会把他喷的狗血淋头。

    “朝鲜的李裪,我上次听说这人对天朝不敬,暂时先搁置对他的册封吧。”

    “是……”

    朱高煦只是一句话,便搁置了李裪的正统性。

    他这么做,就是为了让李裪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别以为自己在北京就看不到他那些试图摆脱大明文化渗透的举动。

    只要朱高煦愿意,他完全可以不用出兵就把李裪给玩死。

    如此想着,朱高煦也颔首道:“没事就退下吧。”

    “臣告退……”宋礼起身作揖,缓缓退出了武英殿内。

    在他离开后,朱高煦也侧头对亦失哈询问道:“东西南洋诸国的火器研究到了什么程度,有调查过吗?”

    “基本还是停留在火门枪和洪武铁炮的程度,另外他们的冶金不行,所以铸造出来的铁炮都有问题。”

    亦失哈将西厂调查到的情况与朱高煦交代:“陛下,朝廷眼下人口已经破了万万之数,何不趁机将一些不臣之国夷灭?”

    面对亦失哈的话,朱高煦瞥了他一眼;“这话是六军都督府的朱能他们让你来试探的对吧?”

    “奴婢惭愧。”亦失哈直接承认了这举动来自六军都督府,朱高煦闻言也道:

    “我很早之前就说过,吃下去容易,但消化不好吐出来的时候可就难看了。”

    “他们想要军功我能理解,但也得考虑朝廷面对的局面。”

    “告诉他们好好等着,这次北征结束后,十年内朝廷还会发动第二场北方战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