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假的吧,皇帝不是前几天才让人给我们送粮食了吗?”

    好在他养气功夫不错,稍微舒缓了情绪后,他便继续沉下心来处理奏疏了。

    “我正值鼎盛,所欠的帐会自己还,等到你即位的时候,我自然给你留下充盈的府库,你儿子即位的时候,你也要这么做。”

    “西边还有数以百万,乃至千万的蒙古人,他们未必不会卷土重来,故此你日后若是即位,也不能掉以轻心。”

    驻扎喇萨的乌斯藏都指挥使李英得知消息,当即派人加急将奏疏送往北京,同时自己亲率两千军队驰援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并征募喇萨和羌塘等地的五千牧民为明军运送补给。

    瞧着他退出的背影,朱高煦也隐隐有满意之色。

    当然,最令李英等人头疼的,还是朝廷给不给他们记功,另外这些蛮子的首级又能得到多少赏银。

    近千骑兵一手持马枪,一手持短锤,他们在溃乱的乱兵之中横冲直撞,将数千克什米尔王朝的军队蹂躏的精神崩溃。

    武英殿内,朱高煦呢喃着,脑中也似乎闪过这个画面。

    “杀!!”

    “算是件好事,这庙堂不够圆滑是待不下去的,太刚正的人只能是臣子,若是君王,那便是天下的灾难了。”

    “赈灾粮食会发三个月,三个月后我希望你们好好生活。”

    同样是九月中旬,在北京还沉浸在晚秋的时候,青藏高原的阿里地区却已经进入初冬。

    如今的大明疆域广大,政务也繁杂,加上驻诸国的礼部属国馆也有政务,故此即便他下放了不少权力,但奏疏依旧日渐增加。

    其中王宫占据山头,寺庙位于东北向的缓坡上,居民区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山麓和山坡上,而防御工程设施组织在各区之间,建筑群功能分区明确。

    “南边……”

    见朱瞻壑嗅觉灵敏,朱高煦颔首示意他跟上,一边向自己的位置走去,一边开口说道:

    “那阿力台有反骨,却无实力,故此想要拉拢太平、把秃孛罗、马哈木等人结盟来对付朝廷。”

    李英他们战胜返回时,前任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帅,思公失监的孙子思若满剌正在率领上百名官员等待他们。

    如此想着,他也渐渐从李英擅自出兵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见到了。”朱瞻壑点头:“如今已经修出七十余里,按照这样的进度,四年内修通没有问题。”

    朱瞻壑这话很悦耳,朱高煦也轻笑道:“日后是海洋的时代,若不是担心日后的儿孙无法对付漠北,我也不会如此劳心费力的修建铁路,迁徙人口前往。”

    “除此之外,房屋修建都招募灾民自己亲自修建,让你们看到朝廷的诚意,同时工价每日四十文。”

    三十出头的思若满剌带着官员与僧人们李英表达感谢,李英见状也摆手道:

    “你们是天朝子民,我出兵也是理所应当,日后如果再有那蛮子来袭击你们,你们尽管快马通知我,我会前来处理的。”

    “有了铁路与恼温江做支撑,每年从江南抽调二三百万粮食前往漠北轻而易举。”

    历史上永乐十八年,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个王国袭击了古格王国,而古格王国就是大明的俄力思军民元帅府。

    “以往胡虏屡屡无法灭绝,无非就是依仗我军后勤无力,无法深入追击罢了。”

    朱瞻壑见状,心底不免唏嘘。

    数千身穿怪异甲胄的军队正在被不足千余骑兵追杀,战马的马蹄沉重践踏在倒下的尸体上,耳边的响声络绎不绝,偶尔还能听到打火失败的扳机声。

    “传旨,令朵甘都司刘昭领兵二千前往喇萨,并打探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