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牵连甚广……”

    翻阅着手中文册,朱棣没想到解缙居然交代的那么清楚。

    看样子,他也不像他诗中所写的那样钢筋铁骨……

    “好了,按照这本文册,你去刑科领驾帖,把上面牵扯到的人物都缉捕归案。”

    “除此之外,江西也要给我彻查到底,联合西厂、六部、六军都督府一同办案!”

    时值九月,天气微凉,但朱棣这话却让人感觉来到了冬季。

    “臣领旨!”

    纪纲激动,抄家这种事情才是发财的事情,虽然有西厂掺和,但西厂人少,能稽查的地方也不会多,大头始终还是自己吃。

    想到这里,纪纲缓缓退出了西角门,往东宫走去。

    不多时,他便在东宫见到了朱高煦,顺带将解缙和江西的事情全盘而出。

    朱高煦表面不动声色,爽快的答应了他,但等他走后,朱高煦这才阴沉下脸来:“这厮以为自己那些龌龊我不知道……”

    “殿下,不如加派西厂人手?”

    站在一旁,亦失哈小心建议,朱高煦颔首道:“加派西厂人手,同时让在京准备的那些官员吏员前往江西,准备择地任职。”

    江西纸面人口近千万,实际恐怕千万有余。

    它的人口体量,相当于北直隶、山西、河南、陕西四省之合。

    当下江西还未推行新政,因此还是采取定额田赋的税收方式,每年上缴的定额是朱高煦制定的三百万石。

    不过在纸面上,江西的耕地数量是四千万亩,即便亩产一石,新政之后也应该上缴四百万石。

    当然,想让江西多交田赋,而且还要减轻百姓负担,那整顿吏治才是正途。

    如今在京备调官员七百余名,吏员五万七千余人。

    这个数量比较江西的体量,显然有些不太充足。

    因此,朱高煦只能开口道:“今年从小学毕业中选调甲等成绩的学子为吏员,你估计大概有多少?”

    “按照往年的情况,应该有三万六千多人。”亦失哈回忆过后开口给出答案,朱高煦也十分满意。

    两年消化江西,然后对浙江动手,这速度并不慢。

    “让胡纶盯紧纪纲,他要是中饱私囊可以不管,但必须知道他吃了多少。”

    “现在吃了多少,日后我就要他吐出来多少。”

    话音落下,朱高煦也沉浸在了奏疏处理之中。

    与此同时,得到了朱棣旨意的纪纲则是开始了风风火火的查案抄家。

    先从南京的在京京官开始,从正午开始,数千锦衣卫便大批走在京城大街小巷,在六部之中走动缉拿。

    哪怕只是被解缙提过一嘴的官员,也会被锦衣卫缉拿归案。

    一时间,整个京城人心惶惶,直至深夜都有破门抄家之声。

    在此过程中,纪纲没少针对与自己有仇的人,即便对方与解缙毫无交情,纪纲也会网罗罪名,将其缉捕归案。

    其中比较出名的耿通、陈谔、周新三名谏臣由于弹劾过纪纲、陈瑛、袁纲、覃珩朋比为蒙蔽,陷害无辜,而被纪纲忌恨逮捕。

    只是他前脚把人抓入诏狱,后脚胡纶便将三人释放,纪纲气恼却不敢说什么,只是将脾气撒向了其它人。

    在京三千余名京官,两万余名吏员,有近三成被纪纲派锦衣卫上门搜查,其中五百余名官员被逮捕,吏员更是多达四千余人。

    如果不是朱高煦早早在京中准备好了足够的备用官吏,那恐怕他这几日查案逮捕的人,就足够京城瘫痪。

    纪纲的疯狂让庙堂之上不论派系,人人自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