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着水草和树木。”

    “殷家人出自殷地,因为战败便被其它殷地的部落驱赶。”

    “当时,燧人氏已经发明了点火的手段,因此凭借这种手段,被驱逐的殷家人便开始从如今的北平一带向东北方向进行狩猎,并不断北上。”

    “由于北海大泽水草丰茂,许多动物纷纷来到这里觅食,以游猎为生的殷家人便跟随动物通过了北海大泽,来到北洲之地。”

    “他们追逐动物一路向南,同时跟着他们身后而来的许多部落也纷纷来到了北洲。”

    “古籍残篇之中,将这些部落先后分为三批,第一批统称为殷家人,第二批则是玉家人,第三批则是羽家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北洲的部落越来越多,逐渐遍布整个北洲及东洲大陆,而此时因为天灾,天地南北的冰川开始融化,化作洪水冲垮了北海大泽,冲出了北海海峡。”

    “至此,中土与北洲、东洲彻底断了联系。”

    “由于猎物众多,当地的三家并不缺乏食物,所以战争与冲突规模一直很小,加上和中土断了联系,所以他们才会是现在这样。”

    洪保说着,孟洵与王任也看向了在外围“保护”他们的玉家战士们。

    在他们的手中只有粗糙的石斧、长矛,以及粗制滥造的弓箭,身上根本没有甲胄可言。

    正因如此,王任他们这一路上几乎都被奉为天神的使者,而王任也总是以上天之子派出的使者身份自居。

    尽管很多人并不相信他们,可他们的厚甲利刃与火枪火炮却告诉了所有接见过他们的城邦之主,他们并不属于这块土地。

    “神谕者,我们即将抵达玛雅潘,希望库哈阿伽(城主)们会接纳你们,接受神的神谕。”

    正当王任与孟洵等人交流时,一名祭司打扮的人走到了王任他们身旁,尝试与他们交流。

    尽管已经在沿海城邦学习了接近半年,可王任一行人中也只能看懂、听懂玉家人的大概意思。

    他们用学习来的语言点头给出回应:“你可以放心,我们的到来是为了拯救你们,将已经到来的灾难给化解。”

    王任的话,得到了祭司感激的眼神,而他们口中所谓的灾难,是王任来到这块大陆后才发现的问题。

    玉家虽然已经进入城邦时代,并有大大小小上百个城邦,人口数百万。

    但这一切的一切,却是建立在一种薄弱的农业基础之上。

    玉家和中原不同,他们并非生存在大河流域,而是崛起在贫瘠的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热带雨林之中。

    热带雨林虽然雨水丰富,但大雨却容易将土地的营养冲刷流逝,所以玉家人一直采用一种极原始的耕作法。

    他们先把树木统统砍光,过一段时间干燥以后,在雨季到来之前放火焚毁,以草木灰作肥料,覆盖住贫瘠的雨林土壤。

    烧一次种一茬,其后要休耕一到三年,有的地方甚至要长达六年,待草木长得比较茂盛之后再烧再种。

    他们的文明发展数千年,农业却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也没想过前往其它地区,因此面对逐渐增多的人口,农业与粮食的压力开始越来越大。

    没有新的办法,人们只能继续毁林开荒,同时把休耕时间尽量缩短,然而这样一来,雨水更容易冲走肥沃的土壤,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玉米等作物的产量也跟着越来越少,作为人口主体的农民食不果腹,社会状况一落千丈。

    更为严重的是,在神权政治的体制下,玉家王族和祭司将这种种“衰败之象”都归结为神的不满。

    他们更多地建神庙,更频繁、更隆重地祈祷,期盼能借神力扭转乾坤。

    当然,这样做的结果是浪费了更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