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不得不说,齐泰毕竟还是朱元璋选出来的兵部人选,他兴许带兵打仗不行,但统筹三军训练还是信手拈来的。

    在他的调度下,很快北平三都司中与朱高煦有关的人便纷纷前往了南方,渤海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岛。

    “杨文被调去了广西担任征虏前将军,负责对桂林、广州以西的土司进行改土归流。”

    “杨展与林粟一个被调到了南宁担任指挥使,一个被调到了湖广郴州担任指挥使。”

    “傅让被调去了广东担任都指挥同知,负责廉州屯田。”

    “还有王徽,刘俊等人,他们也被分别调往了地方担任指挥同知或指挥佥事。”

    九月中旬,当朱高煦在吉林城外炮台山俯瞰百姓秋收的时候,站在他身后的亦失哈也将南边的情况转述给了自己。

    听着从他口中说出的话,朱高煦也没能想到,历史会因为自己发生了那么多改变。

    作为洪武晚期的名将,杨文被朱元璋十分倚重,靖难之役中杨文也多次率辽东兵围攻永平,牵制了燕军的南下,配合了南部官军的行动。

    虽说他在军纪上差了宋晟等人太多,并且一直没有拿下朱棣基本盘的北平三府,但这也是由于朝廷对各路军队缺乏统一指挥,致使他所统领的辽东兵屡屡失利的缘故。

    他本人并不善于北方作战,但依旧能牵制住朱棣手下的北平兵马。

    如今他因为自己的缘故被调往南方,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以他在西南作战的经验,恐怕广西土司的改土归流会十分顺利,毕竟杨文比永乐年间的柳升优秀太多。

    朱允炆此举,也算推进了广西汉化吧。

    “傅让倒是与张纯做了邻居。”

    朱高煦谈论着傅让和早早南下,如今在广东高州府神电卫担任指挥使的张纯。

    他的脸上不见一点担忧之色,这让亦失哈也有些诧异:“殿下您不担心吗?”

    “担心什么?你以为他们在辽东,我们就能轻松对付辽东兵马?”朱高煦摇摇头:“且不提杨文是否真的会帮我,单单吴高就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杨文与吴高,和眼下的刘真与吴高,这两对将帅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打仗要抓住对手犯错的机会,但不能一直等着对手犯错。”

    “只有正兵出击,打得对手手忙脚乱,才能抓住对手犯错的机会乘胜追击。”

    “指望奇兵制胜,倒不如想想我们怎么正兵出击。”

    朱高煦看向了炮台山下的渤海军营,在那其中,上万渤海锐卒正在训练,其中也包括了刘武三人麾下的三个千户。

    “刘武三人如何了?”

    他明知故问,亦失哈也嘴角一挑:“奴婢按照殿下说的,没有让人去寻刘武这群将领,而是让人去找那些普通的兵卒,将他们登记造册,并告诉了他们,将在冬至发放他们的入伍田。”

    “你觉得每人十亩的入伍田,能否利诱到他们?”朱高煦询问亦失哈,亦失哈也自信道:“这群兵卒都是举家北上的军户,十亩入伍田,加上冬至按人头分下去的四亩田地,仔细一算,若是一户五口,可得三十亩耕地。”

    “恕奴婢直言,朝廷可不会将三十亩耕地平白发给百姓,即便发了,也要课以重税。”

    “所以这才是我们的优势。”朱高煦轻笑:“我可以每年拿出几十万亩耕地来收买人心,可朱允炆却不舍得。”

    “他指望每年十二石的军粮就能将兵卒收买,未免过于天真了。”

    亦失哈认同颔首,直言道:“只要掌握了刘武带人的这数百兵卒,他们那几十个人就翻不起什么浪花。”

    “府库之中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