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

    里面还有一扇门,贾二虎估计店主住的地方或者厨房,都在里面。

    外面寒风如刀,里面却温暖如春。

    一个三十出头的北方汉子,坐在柜台里面,看了贾二虎一眼,又朝门帘看去,半天也没看到有人再掀门帘,感到有点奇怪。

    看贾二虎的穿着,就知道他是南方人。

    看他的年纪,很像是大学生。

    店主估计肯定有一批南方的学生,跑到这里来旅游的。

    “大哥好,”贾二虎问道:“请问这里就是滨河村吧?”

    店主一脸疑惑地看着贾二虎,心想:滨河村是哪一年的事呀,小伙子年纪轻轻的,怎么会问起滨河村?

    “这里之前也叫滨河村,不过现在叫滨河街道。”店主问道:“你是来旅游的吧?”

    贾二虎笑了笑:“我老家在这里,想过来看看,现在的滨河街,就是过去滨河村扩展起来的吗?”

    店主解释道:“这要看你问的是什么年代的滨河村了。最早的滨河村,距离这里有十多公里,在山里面。

    大概五十多年前,因为这边发展了,村里的人都搬过来了。”

    贾二虎的爷爷,是解放前离开这里的,说起来,应该是山里最早的那个村子了。

    “大哥,”贾二虎接着问道:“那村里的老人一般都在哪里?我说的是,过去在老村子生活过的。”

    店主说道:“大部分在老村子里生活过的,都不在了,只有少数几个老人还在世,你要找谁?”

    贾二虎摇头道:“我爷爷离开这里的时候,据说家里已经没其他人了,我只是想过来看看。

    对了,大哥,老村子怎么走?”

    店主摇头道:“那里被封起来了,不让人进。再说,里面都是些破房子,也没什么看的。”

    贾二虎问道:“是林业部门封的吗?我千里迢迢赶来寻根问祖,跟他们沟通一下,就只看一眼,应该可以通融一下吧?”

    店主摇头道:“你最好别去,如果带了女伴来,就更不能去了。”

    贾二虎不解地问道:“为什么?”

    就在这时,里面的门开了,一个三十多岁少妇走了出来,她看了贾二虎一眼,问道:“你爷爷叫什么名字?我姥姥也是老村子里的老人,她让我问问你。”

    贾二虎明白,少妇的姥姥,就在里面的房间里,立即说道:“刘大松。”

    贾二虎话音刚落,里屋就传来“咣当”一声,像是脸盆摔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