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比如,怎么建立大数据专业知识的护城河?

    那么我们就明白到底应该把学习重点放在哪里了。

    简单总结一句话:别人不学的我们学,别人学的我们综合起来去学。

    重中之重是数学,然后是统计,再之后是计算机基础,数据框架和算法题,java的底层和框架源码,数仓之类的项目实战……等等等等。

    我翻了翻咱们大学4年的课表,感觉课程设计是用了心的,但也有一些遗漏和迟滞,需要咱们自己补。

    怎么补?

    我个人以为,要根据大厂和顶级科技公司、金融公司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自学自研。

    最迟大二吧,我会和任课老师以及系里领导仔细研究讨论,看看能不能搞来额外的培训甚至是新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于普通it人才的需求已经降到了冰点,但大数据正如烈火烹油。

    兄弟姐妹们,我们值此盛世,已经在赛道选择上领先了同龄人不止一筹,剩下的无非就是潜心学习努力钻研,争取把他们甩得越来越远。

    经过今天的讨论,我们的目标和路径都已经相当清晰——

    入职薪酬过万,努力成为数据部门骨干,接着瞄准数据官,然后偏数据的可以继续冲击首席数据官,偏业务的可以转岗产品部门负责人。

    再历练个一两年,有相关资源的可以跳到金融业去做首席分析师,下一步冲击公私募经理……

    有某些背景的跳到央企下属公司做数据线负责人,瞄准副厅……

    有积累又碰到好机会的可以开启第一次创业……

    十年之后,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重要的关口,三十而立。

    当别人还在苦兮兮的打螺丝等机会时,我们却已经在拥抱一片光明的未来,而这并不是年轻人的幻想,不是我或者谁在引导你们发梦。

    讨论会有每一个人的参与,你们的眼界都很广阔,集所有人的智慧,我们共同认可大数据专业的未来。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拥抱那个未来。

    难吗?

    学习而已,不难。

    相比起那些学了之后都不知道能干什么的专业,咱们大数据班,是在为了一个明确的远景,是在为了个人的价值,是在为了少年的梦想而学习。

    目标如此明确,动力哪能不足?

    咱们管院的王牌专业,一直都是公共管理。

    公管专业确实很强,进企事业单位的机会很大,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学业上倾注了足够的努力,那么他们那种按部就班的旧有模式,必然会被踩在时代风口上的我们远远抛下!

    当他们还在副科级别上苦苦挣扎时,掌握了先进生产力的我们,轻轻松松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今日的王牌不会一直是王牌,大数据也不会一直是时代的宠儿。

    风口不常有,十余年一变,所以更要珍惜。

    作为第一批大数据学生的我们,好不容易搭上了时代的列车,怎敢懈怠?

    十年之后,我们必然走在所有同龄人前面!

    而在更远的未来,我希望……母校以伱我为荣!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有!!!”

    一个字,山呼海啸。

    苏淮培训过主播,口才本就不差,现在有理有据的给一群孩子们打鸡血,当场就把他们给灌满了、灌爆了。

    于是,高呼之后,他们仍然觉得不够释放,又纷纷疾呼表态。

    “班长,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