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他妈悲催啊……

    苏淮摇头苦笑,眼神迷离,忽然很想给母亲打个电话,可又怕她担心。

    当一个成年男人想要和父母聊聊家常却顾虑她们会为自己担心时,那便证明了他并不是父母的骄傲,而是他们的负担。

    太可悲了。

    一阵阵憋屈涌上心头,叫苏淮几欲发狂。

    如果……

    如果高中再刻苦一些,能不能考上更好的大学?

    不太现实。

    学习强度拉满之后,拼的就是纯粹的智商和悟性,压轴的数学题,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不存在爆冷的可能。

    ……

    如果大学时多考些证,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差别不大。

    考公、考研、外企、大厂,最好的出路无非就是这些,但是上限早已定死,打工狗而已。

    想要升至高管拿年薪,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终归还是需要能力情商背景资源。

    单靠加班,到死都是部门背锅侠。

    ……

    如果早早出来创业,把握住那些所谓的翻身机会,能不能实现财富自由?

    估计够呛。

    人一辈子肯定会遇到很多机会,但是大部分普通人都把握不住,其实这是常态。

    抖音里那些PUA大师张嘴认知闭嘴格局,好像买了课提高了认知就一定能够成功一样,但真是这么回事吗?

    狗屁!

    认知范围内的机会多了去了,事后看,那些机会要多香有多香,但在事前,谁敢保证一定成功?

    不能100%成功,就要面对失败的后果。

    二代们承受得住多次失败,所以大可以放开手脚,看到一点苗头就提前占道。

    那些有资本的人从不害怕从头再来,因为成功固然好,玩崩了也能积累经验教训,下次创业必然更加游刃有余。

    可苏淮和千千万万的普通打工人一样,根本没有容错空间,失败一次就要背负沉重债务,搭上巨大时间成本,永不翻身。

    承受着如此沉重的压力,哪怕真的敢拼,又找到了一个正确的项目,更大的可能也是心态失衡操作变形,从而导致失败。

    所以牛马社畜压根不适合创业。

    苏淮的那些同学朋友,大部分都尝试过自己做点什么,成功概率大约是十五分之一。

    总结下来,好像现代版的西游记——

    有后台兜底儿的,最后都混得不错;

    没有后路的,基本都暴死了。

    所以年轻人千万不要接受任何砖家的PUA,创业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没有丝毫公平可言,同一条赛道上到处都是翻车十次也不伤筋动骨并且还有各种场外支援的超级竞争者,我们输掉才是大概率事件。

    2020年全国只有74万失信被执行人,到23年上升到2000万,除了一半高杠杆买房的倒霉蛋,剩下全是盲目创业的打工人。

    苏淮在30出头的年纪躁动了一段时间,可是等到真正看清自己之后,就只剩下庆幸了。

    创业?你他妈是那块料么?!

    人到中年不如狗,秃了并不能变强,只会变丑。

    真的,幸亏没浪。

    ……

    如果别那么死心眼儿,趁着年轻努力追到一个小富婆,能不能逆天改命?

    额,这倒是有那么一丢丢靠谱。

    大学里终归是能够找到纯真感情的,但问题是,20浪铛岁的小年轻哪有那么厚的脸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