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斯,同时往左侧底线反跑,奥尼尔则从罚球区左侧顶过来,替科比做挡拆掩护拦住佩顿的同时,再与费舍尔和福克斯形成了新的强侧位进攻三角阵型。

    一连串的跑位全都是建立在挡拆基础上的,而对湖人在三角进攻中最赖以生存的挡拆,这可是紫金军团绝对的强项。

    通过的一系列跑动和挡拆,已然完成了对超音速防守的‘撕裂和破坏’,表面上看,超音速防守人的位置还没丢,但却让湖人在完成战术布置的情况下,还无可避免的形成了几大错位。

    佩顿被迫防奥尼尔,这个换防是他不得不换的,如果不管奥尼尔,非要选择去追科比,那都先不说追不追得上,就算追上了、盯死了科比又如何?

    那此时在右侧已经形成三角进攻阵型的奥尼尔就将无人防守,沙克也同样是这套进攻三角中的尖刀位置,其威胁力其实比沉底左侧三分线外的科比更大,佩顿要敢放,湖人三角进攻的尖刀就将提前插进超音速的心脏。

    林东则是在换防中被迫带到了老鱼费舍尔旁边,同样是身处于右侧,毕竟在湖人做第一个三角进攻的跑位时,费舍尔的绕后到右侧底线时的3分空位实在太好了,林东如果不补上去,以费舍尔的大心脏,这可是能在0.4秒内投进3分绝杀的NBA独一份,这样的空位送给费舍尔,那纯粹就和送分没有任何区别。

    而当这两大位置被调换后,超音速其他人的单防能力显然都并不足以阻止科比。

    湖人此时正在状态,和超音速轮转防守同样让人眼花缭乱的跑位和传导,让此时面对科比的居然是球队中移动速度最慢的钱德勒。

    两人才刚一纠缠,科比就一个绕前将钱德勒给甩在了身后,直拉到左侧弧顶三分位置来。

    眼看一个3分空位已然出现,还好还有樱木。

    “哇呀呀呀!你休想!”樱木花道大吼着,提前意识并第一时间补防了上去,可却把萨马基·沃克给漏了出来,篮球瞬间传到沃克的手里。

    抓漏洞的能力显然是湖人的强项,也是三角进攻体系在跑位时要求的效果,但这漏洞恰恰也是超音速所追求的。

    随着樱木扑防科比,沃克出现空位,超音速的防守轴心立刻就随之转动了起来。

    佩顿补防沃克,漏奥尼尔;林东则提前补防奥尼尔,漏费舍尔;布伦特再提前补防费舍尔,漏福克斯……而湖人的应对之策则是继续不慌不忙的跑位,将进攻三角在左右两侧不断调换。

    两支球队的人员宛若走马观灯一般在转瞬间完成了几次轮轴转。

    同样两套跑位战术,同样让人眼花缭乱的穿插。

    这时候考验的就是球员们对场上局势的观察力、对战术跑位的熟悉程度、对漏洞的直觉了。

    但很显然……湖人更胜一筹。

    毕竟是禅师的进攻三角,从当年公牛乔丹拿下第一冠开始,这套战术就在菲尔杰克逊的手中不断的完善,任何一切漏洞、任何一切缺陷,都在每个赛季中不断的被调整,传到今天,它不但保留着三角进攻最原始的攻击性,且还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球员的理解,毕竟一侧三角、一侧两人的外线,这样固定的模式和站位看起来相对是很清晰的,并不复杂。

    何况湖人这帮老队员已经靠着这套三角进攻战术在NBA征战了三个年头,且也拿下三连冠了,对战术跑位那种刻入骨子里的熟悉,远不是刚打了一个赛季跑轰的超音速球员所能相比。

    相比之下,超音速的轮转防守虽然更加复杂、看起来仿佛上限更高、理论上也更完美,但也正是这种完美,才是这套轮转防守战术中最致命的漏洞。

    因为战术理论可以完美,球员却无法完美……

    以超音速如今的执行能力,恐怕也只有林东和佩顿才能勉强称得上完全吃透这套战术跑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