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给出的第一次报价之后,林东本以为很快就会有第二家、第三家来找他,可意外的是,非但耐克在那之后没有任何动静,乃至于其他运动品牌方也都偃旗息鼓下来,居然没有任何一家运动品牌来找过他谈代言的事。

    林东一开始以为这或许是来自耐克的‘封杀’,比如虽然没有在公众面前提起,但却在运动品牌的圈子里说过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话。

    但想来这个时候的耐克在美国运动品牌中也还远远达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比如如今的锐步、阿迪达斯、斯凯奇、安德玛、范斯、匡威等等,这些公司在美国运动品牌界里虽然比不上耐克,但也绝不会怕耐克,基本属于同一级别的选手,怎么会没人来报价呢?

    直到这段时间回到西雅图安定下来,并见到了第一个来接触的匡威代表时,林东才大致搞明白了原因。

    耐克并没有特意在圈子里去诋毁他,显然并没有将他和当时那个耐克代表的小小争议放在心上,但对林东所谓的‘侮辱性’保价,也着实是让耐克,乃至于让全美所有对他有兴趣的品牌方都有点吃不准。

    万一报低了,又被说你‘侮辱他’,干脆以后不接你电话了怎么办?

    可要说报高,又能报多高呢?

    品牌方对林东的商业价值本身是有所考量的,这得针对他的粉丝群体、未来成就等等来判断,且还要争取出自己最大的利益空间。

    而在这些所有品牌方眼里,一个亚洲龙国人的商业价值,都肯定无法与美国人相提并论,因为根本就没有亚洲人代言而在欧美地区卖的很好的产品先例,这不管是在篮球界还是其他体育项目中,都是通用的一条法则。

    你签这个亚洲人,那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开拓亚洲市场,而龙国如今还并没有加入世贸组织,对龙国本身的商业前景,他们并不是特别看好。

    特别是像耐克、匡威这些大品牌,在欧美地区属于亲民产品,但放到亚洲放到龙国,却就算是高端奢侈品了。

    2001年的龙国有多少人消费得起一双正常的耐克球鞋?就更别说牵涉到特定球星的限定款,因此即便都看得到龙国有很大的底层市场,但这个市场与他们的消费群体是并不对口的,这也进一步的影响了林东在他们心中的商业价值。

    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权衡这一切,他们想再多观察观察,也看看自家对手的报价如何,一个高中生而已,不急。

    可直到林东在华盛顿州掀起的‘魔法风暴’进入了全美热议的话题中时,当看到这个亚洲人去华盛顿州每一个客场都被热烈欢迎时。

    这些公司才终于有点坐不住了……

    这是一支毫无疑问的潜力股,以他目前在球场上所展现出来的统治力而言,就算进入NBA,感觉只要不受伤早早退役,也绝对是能风生水起的,这家伙有这样的潜力。

    而与此同时,他制造话题的能力也是超级强。

    可以预见,这少年不但可以为大家带来大量的亚洲市场,乃至于本土市场也不是不可以期待一下的。

    而到最终,几家公司暗地里评判出来的林东价值,大概也都差不多,就像匡威这次来的报价一样。

    7年8000万美金,而且听匡威代表的口气,林东明显能感觉出对方的这个报价是给他留下了一点还价空间的。

    坦白说,这个价格称得上是诚意十足了,虽然略低于去年传出的‘勒布朗7年9000万’天价报价,但如果是你仔细了解过去年勒布朗在俄亥俄州以及全美掀起的疯狂热度,就该明白人家能拿那9000万,真的是因为市场本身足够大。

    何况勒布朗并没有签成,而现在匡威给的7年8000万,已经创下了全美乃至全世界高中生体育用品代言的先河记录了。

    林东对这个报价并没有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