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壬道:“我们这边虽然裁军也在进行中,但如果要备战的话,随时可以恢复军队。”

    苏曳摇头道:“不需要,裁军依旧进行。”

    这次表面上裁撤的是地方八旗,但一同裁撤的还有浙江,福建等地的团练,全部属于苏曳的嫡系。

    倒不是他高风亮节,而是这些兵源确实不适合近代战争了。

    最优秀的那群,全部被挑出来,送入帝国新式陆军了。

    剩下的性价比实在不高,而且也很难教化,裁撤掉是最合适的。

    所以这次苏曳来南京,表面上猜测的是四万七千人,实际上裁撤了九万人左右。

    “王爷,距离湘军攻打天京失败已经超过半年了。”马新贻道:“这段时间,我们在裁军,湘军反而在增兵,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可不是吗?

    因为陈玉成诈降,湘军攻打天京失败,损兵折将很多,二十万军队就剩下十几万。

    接下来,湘军分别向美国和英国贷了两笔款子,进行了新一轮的扩军。

    “哼,都怪先帝无能。”徐有壬道:“军权,财权都交给了地方督抚,竟然不需要朝廷中枢的许可,就私自增兵。”

    王有龄道:“如果先帝在五年前就让王爷进入中枢,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也都不会有了。”

    现在这个局面,不解决湘军问题,全面的洋务运动就不可能开展。

    历史上的清廷和湘军之间也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导致朝廷中枢很长时间不敢把权力伸进南方。

    而后,叶赫那拉氏用杨乃武和小白菜案,稍稍打击了湘军派系。

    后来,朝廷中枢也对湘军进行了几次裁撤,导致了几次大型兵变,甚至是作乱。

    归根结底,清廷中枢从来也没有真正解决过东南几省半割据问题。

    从曾国藩到李鸿章,而后又到袁世凯。

    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勉强维持满汉之间的平衡。

    叶赫那拉氏死了之后,满清中枢天真地想要把权力收回来,结果导致清廷的轰然倒塌。

    而对于苏曳来说,中枢不能掌握地方,尤其是东南几省,完全是不可原谅的。

    而且把洋务运动主导权力交给地方督抚,也更加是扯淡。

    叶赫那拉氏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魄力去解决这个问题,但苏曳有。

    …………………………

    而另外一面的办公室内。

    曾国藩、李鸿章、威妥玛,美国公使,俄国公使正在开会。

    尽管这是湘军高层的一致决策,但是见到苏曳真这般坚决果断的态度,湘军高层还是惴惴不安。

    曾国藩道:“威妥玛爵士,几位公使大人,你们之前答应的事情,现在是时候履行了。”

    威妥玛道:“当然,我们背后的财团很快就会到达上海。”

    美国公使道:“我们的财团也快到了,另外我们的贷款,已经躺在账户里面了,随时可以交割。”

    俄国公使道:“曾大人,现在您需要做的是,立刻上奏折给清廷中枢,要求开展全面的洋务运动。并且阐述清楚,你们获得了英美两国财团和政府的支持。”

    “几个具体的大型项目,也要清晰详尽。”

    “等到英美财团到了之后,你以两江总督的名义,召开新的招商大会,签订一个更加大的合约。”

    “苏曳这一次招商局大会,签订的金额仅仅只有692万两银子。而接下来你们主持的招商大会,签订的金额超过三千万两。”

    “这就让整个清国人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