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新名词,还是从苏曳这边学取代。

    清廷遭遇了大败,而且需要向列强进行大额的赔款,所以增强了横征暴敛。

    各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天下大乱。

    就算没有苏曳,天下依旧会陷入大乱。

    但其他人不看如果,他们只会做简单的推导。

    诿过于人,也算是传统了。

    田雨公道:“若不是大帅的九江经济实验区,若不是大帅和洋人的关系,朝廷的财政更加不堪,百姓只会被收刮得更厉害。”

    崇恩道:“先帝驾崩,苏曳进入中枢,我们都觉得是接了一个烂摊子,但是究竟有多烂,当时看不出来。甚至我们当时还奇怪呢,先帝驾崩的时候,也没有觉得天下有多么崩坏啊,现在算是看得清清楚楚了。”

    咸丰皇帝死的时候,看上去确实还行。

    捻军虽然依旧横行,但没有攻州掠府,发逆也好像被湘军死死压住,当时发逆的地盘几乎算是历史最小的时候。

    发逆西征军赖文光部,也没有这么势大。

    经过了一年的发酵之后,天下局势瞬间爆开了。

    “曾国藩该杀。”田雨公嘶哑道:“若不是他松开了对发逆的压制,何至于如此崩坏?如果湘军依旧死死把发逆按在安庆,整个苏南何至于沦陷?”

    “这滔天的洪水,就是他曾国藩放出来的。”

    这某种程度上,也是田雨公的一叶障目。

    历史上,湘军已经攻下安庆了,但是依旧天下大乱。

    太平军和捻军依旧合流,依旧横扫了千里江山。

    但是有一点能肯定,湘军的放纵,让这一切提前引爆了。

    “但现在,朝廷中枢所有人都把这个责任推在苏相身上了。”田雨公道:“这种声音不仅在朝廷中枢,甚至在民间也这么认为。”

    左宗棠道:“我现在终于知道,苏相为何在几个月前,当机立断推行军事改革,裁撤八旗了。真的就只有几个月的窗口期啊。”

    可不是吗?

    错过了这几个月的窗口期,接下来再想要裁撤八旗,至少要好几年后了。

    到那个时候,才是千难万难。

    “苏相,太后娘娘召见。”外面又传来了安德海的声音。

    ……………………

    三希堂内。

    叶赫那拉氏拿着手中的六百里加急,不断颤抖。

    整整两份。

    “樊城沦陷。”

    “亳州沦陷。”

    紧接着,外面又传来声音。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

    听到这个声音,叶赫那拉氏脸色煞白,他终于体会到当时咸丰皇帝的惶恐了。

    片刻后,信使冲入了进来。

    “启禀太后娘娘,黑龙江将军府急报,俄国军队开始攻打瑷珲城,请求朝廷派兵援救。”

    其实,对于朝廷中枢而言。

    另外一个最大的坏消息还在路上,捻军攻陷济南,而且正要攻打烟台。

    山东首府的陷落,会给清廷中枢致命打击。

    历史上,捻军攻打济南和烟台没有成功,被英法联军击败赶走了。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因为苏曳这个总理大臣的强硬,加上和英国关系的密切,使得英法联军不但从广州撤军,解散了三人委员会,甚至也没有在烟台大规模驻军。

    如此一来,苏曳当然保住了主权。

    但是……靠着山东地方的军队,根本挡不住捻军,导致了济南的沦陷,烟台岌岌可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