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想要篡权,应该如何做?」

    这话,直接把慈禧和慈安吓了一大跳。

    你这话,太大胆直接了啊。

    苏曳道:「我现在已经进入中枢了,九江经济实验区那边也已经进入正轨了,财政也会渐渐丰裕起来。我只需要和曾国藩达成妥协,两家合力灭掉发逆,收复南京。接着我向洋人签订密约进行妥协,很多外交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太后,我想要不断立下大功,完全执掌中枢,难吗?」

    「王莽谦恭未篡时!」

    「若不是为了国家,为了江山社稷,我何至于去干这么难的事,这么大的事情?」

    「谁都知道,夺权难,守权更难,但革新才是真正的难上加难。」

    「稍稍一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

    「大家都等着臣进入中枢烧的第一把火,臣有过很多方案,甚至有几个又漂亮,又能振奋人心,还好干。」

    「但臣还是挑了这个最难干的。」

    「为何?因为军事改革是国家革新的基础,军事完不成改革,后面所有的革新,都成不了,也都不彻底。」

    「现在表面上朝廷有中枢,而且还能发号施令。但是除了北方之外,南方所有省份有几个听朝廷中枢的啊?他们自己有兵权,有财权,关键时刻,根本指挥不动。」

    「看看曾国藩就知道了,让他去打安庆,也不去打了。天天和洋人做贸易,天天挖九江经济实验区的墙角,天天扩军,他想要做什么?」

    「臣真是想了又想,发现了军事改革,是一切改革的根基。」

    「只要军队改革不了,那后面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慈安太后道:「苏曳,要军事改革也行,就不能徐徐图之吗?」

    苏曳道:「太后,其他很多事情可以徐徐图之,一点一点来。唯独军事改革,一定要快刀斩乱麻,一定要一举定乾坤。」

    「但凡改革,往往是中枢用十分力气,到了中间就剩下六分,到了末端连三分都剩不下来了。」

    「如果徐徐图之,百分之百的结局就是挂羊肉,卖狗肉,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反而会成为一群人贪污的盛宴。」

    苏曳继续道:「太后,我们朝廷当务之急是要先统一国家政权,把各省的财权和兵权收上来。但是现在到处都在叛乱,没有一个强大的陆军,如何能够平息这些叛乱。」

    慈安太后道:「本宫不太懂啊,但……但如果让曾国藩他们去平叛,平叛完成之后,再裁撤他们的兵,不可以吗?」

    历史上,清廷就是这样做的。

    苏曳道:「对,这是最容易,最轻松的做法。但是到那个时候,这些个地方省份也就不归中枢掌管了。甚至未来的中央军队,也不归中枢掌管了。」

    苏曳当然不是危言耸听,最后的北洋陆军,北洋水师,已经是清廷的绝对主力了,但他们归中枢吗?

    苏曳道:「太后,容易走的路,都是不归路。」

    「现在京营八旗十万人,地方八旗十二万人,光养这些军队每年直接就要花掉一千多万两银子。」

    「但是这些军队有战斗力吗?不管是剿发逆,还是对英法联军,这二十几万军队发挥过什么大作用吗?」

    要是有战斗力,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了。

    慈禧太后道:「苏曳,那能不能不要裁撤?而是革新呢?你不是练新军嘛?就按照你的方式,找洋人教官,用新陆军标准,重新编练这些八旗军呢?」

    这招术,历史上清廷也用过,屁用没有。

    「没用的。」苏曳道:「刚才臣已经说了,八旗军根子上已经烂掉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