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明阿捉拿问罪。苏曳阿哥是宗室,你我都是读书人,为了江山社稷,请将夜兄与我一同联名上奏。”

    真不愧是清廷特色,刚到一个地方,就开始内斗。

    翁同书看中苏曳是天子近臣,虽然官职低,但是在皇帝面前话语权大。

    所以第一时间就想拉拢苏曳,掀翻托明阿。

    但是,苏曳却不想江北大营换将。

    托明阿作为主帅,反而最符合苏曳的利益。

    这个人本事不大,但这一点难道不是好事吗?

    而且关键时刻,苏曳对他雪中送炭,以后的事情也好配合了。

    哪怕前途岌岌可危,但只要他一天是主帅,就有发号施令的权力。

    反观翁同书这个人,他口口声声说翁同龢是苏曳的知音,但实际上呢?

    翁同龢当时可是完全站在张玉钊这边,出面抨击过苏曳好几次的。

    倒不是苏曳记仇,而是立场这个东西,一旦站定了,其实是很难更换了。

    苏曳道:“翁大人,那我权衡一下。”

    翁同书笑容顿时收敛起来,接着关切道:“苏曳阿哥,你这新军才练了八个月?”

    苏曳道:“是的。”

    翁同书道:“那应该跟着桂良大人去河南剿捻的,不该来这个修罗场。”

    接着,他朝着苏曳拱了拱手道:“苏曳阿哥保重。”

    然后,翁同书转身离去,返回邵伯镇大营。

    其实,他后面的那句话,就有些难听了,换成其他人就要记恨了。

    什么叫你该跟着桂良大人去剿捻的?

    那意思就是说,你想要刷功劳,去河南剿匪啊。

    那里可以杀良冒功,报多少功劳都可以,而且现在很多捻匪参差不齐,有的是彪悍骁勇的达大盗,也有很多小工匠,破产农民。

    你来扬州战场,这里可刷不了功劳,反而丢了小命。

    ……………………………………………………

    翁同书返回大营后。

    副都统德兴阿上前低声道:“如何,他愿意跟着一起参托明阿啊?”

    翁同书摇头道:“少年人不知道天高地厚,还想着来扬州立功,打个一仗,撞个头破血流就知道了,这里的战场不是他这个幸臣玩得转的,井底之蛙。”

    德兴阿道:“什么新军,八个月前还是农民,没有上过战场,一会儿发逆杀过来,只怕吓尿。”

    翁同书道:“托明阿安排他去仙女庙营寨,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害怕他们第一次上战场吓破胆,发生溃退,引发全营大溃,所以让他们远离大营。”

    德兴阿道:“这次发逆来袭,目标大概不是仙女庙营寨,所以那边只怕不会有接战,托明阿这是要卖好苏曳。”

    翁同书道:“有什么用?屡战屡败,他这个位置做不久了,或许圣旨就在路上了。”

    ……………………………………………………

    苏曳飞快驰骋南下。

    他刚刚来到战场,就立刻看到了一场内斗。

    不,是卷入。

    但这种站队式的内斗,还是挺爽的。

    自己直接站队托明阿,现在对方还不知道,或者知道也不在意。

    但……只要自己打赢了。

    那对于托明阿就是雪中送炭,如果自己赢得再大一些,多赢几战,那托明阿的位置直接就保住了。

    届时,这位主帅何等感恩涕零?

    而到那个时候,苏曳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了。

    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