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总之,如果不是都已经约了人家过来,康驰都有点不想面试下去了。

    不过好在,后面面试的这个明雨晗,感觉倒是不错,

    着装得体大方,举止也很有涵养,有点大家闺秀的样子。

    更难得的是,除了几次董秘的工作经验,她还自己创过业,哪怕最后失败了,但这三年的艰苦创业经历,对她的磨炼肯定不小。

    尤其是对于一个女孩子,无论是心态还是思想格局,肯定和一直打工的人不一样。

    康驰最后敲定,就让她来当自己的助理。

    不过话说回来,

    第二个面试的妹子,

    那腿是真极品啊……

    ——

    光阴似箭,一个月的时间对大部分人来说,感觉就像游戏还没玩两把,周末就结束了的同感。

    但对国内半导体产业来说,这一个月的每一天,都感觉是度日如年。

    硅片原料的高价和稀缺,就像鱼刺一样卡在每个芯片公司的命脉上。

    之前谁也没想到,一直都能以相对合理的价格买到的硅片,竟能在一个月内从0.9美元/平方英尺,直接暴涨到6.9,然后是8.9,直到现在的10.9!

    像申城硅产业这种因为提前就布局了硅片产业,所以硅片库存相对充裕的半导体企业毕竟是少数。

    但一些硅片供应渠道比较单一的芯片厂就难受了。

    赛维电子在采购硅片之前,就向客户发布了公告,说受原材料的价格影响,所有的芯片代工都要涨价,等客户接受了,才敢去买天价硅片。

    而这些客户在芯片定制上的涨价,最后自然也是平摊到了每一位消费者头上。

    产品直接涨价的还是比较少的,只不过原本还能在首发价的基础上,用个一两百块钱的优惠劵,如今这些厂家不发优惠劵,或者只发更小额度的优惠劵……

    其实就是变相加价,只不过消费者的感觉没那么大而已。

    但如果硅片的加价行为再继续下去,可能就连普通的消费者,都会明显感受到电子产品的价格上涨了。

    阮昌海上次向信越化工采购,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期间他又陆续向盛高集团、环球晶圆、Sitronic等硅片寡头采购了一些硅片,而今天又轮到信越化工了。

    “五万片?”

    江田幸三郎在听到阮昌海的采购申请后,心里不禁有些疑惑。

    上个月不是上来就要二十万片的么?

    怎么这个月突然少了这么多?

    “没办法,现在硅片这么贵,我们也不可能一直跟客户加价,不然他们就直接找台机电代工了,而让我们单独承当硅片的涨价,那就是造一块芯片亏一块……只把一些不重要的订单往后延,选择有限停产了……”

    阮昌海一脸愁容地说完后,又连忙追问道:“这都一个月了,伱们的设备还没修好吗?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产能?”

    看到阮昌海猴急的样子,江田幸三郎心里不由有些得意,刚升起的疑虑也小了很多。

    “我也不知道,都是精密设备,维修起来很花时间的。”

    “……”

    最终,阮昌海以10.9美元/平方英尺的天价,又买了五万片。

    于此同时,正在隔岸观火的SIA协会成员,心里却产生了几丝疑惑。

    这硅片战已经打了一个月了,这些贪婪的小本子,把硅片的价格涨到连他们都感到触目惊心,

    但华国除了促成了一起企业并购后,再也没有其它实际动作……

    就有点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