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手抚长髯,说道:“老夫此次此次前来,是想和使君商议这稷下学宫之事。”

    “嗯?”

    顾如秉眉头微皱,问道:“难道重建稷下学宫遇到了什么问题?”

    “倒是没有。”

    蔡邕摇了摇头,笑道:“不仅没有,稷下学宫已经重建了大半,即将就要竣工。”

    “那?”顾如秉有些不解。

    蔡邕微微一笑,也不卖关子了,开口解释道:“匠人重建稷下学宫之时,建议老夫要刻几句箴言,规劝世人,老夫觉得匠人所言不错。”

    “箴言?”

    听到这话,顾如秉不禁一愣。

    “不错。”

    蔡邕含笑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老夫想请使君留几句箴言,刻在学宫门侧,规劝世人,留以警世。”

    “备文浅才薄,而蔡中郎却是才名远扬,让备留字,岂非班门弄斧吗?”

    顾如秉摇了摇头,笑着说道:“留句铭字之事,蔡中郎自己定夺便可。”

    听到这话,蔡邕立刻摇了摇头,说道:“学宫乃使君下令重建,于情于理,都该是使君留句,老夫何德何能,担此大任?”

    “这……”

    顾如秉思索一番后,突然开口说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什么?”

    听到顾如秉话,蔡邕一下子忍不住懵逼了!

    “没什么。”

    看到蔡邕一脸懵逼的表情,顾如秉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然后皱了皱眉头,开始正儿八经的思索起来。

    片刻后,顾如秉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开口说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蔡中郎以为如何?”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听到这句话,蔡邕一愣,随后眼睛便是立刻亮起,反复念了好几句之后,连连点头,说道:“好句,好句!”

    蔡邕眼睛越来越亮,最后一脸叹服的拱手说道:“世人皆云使君仁义素著,果真如此,此句虽简,但其意极深,足以名垂千古!”

    听到蔡邕的话,顾如秉心中突然也不禁生出一丝感慨。

    这一句话,的确是千古名句,恐怕前世任何人都知道这句箴言,而说出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之上的汉昭烈帝刘备!

    刘备在家书之中,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来规劝刘禅。

    但是最终,刘备故去,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姜维北伐又屡屡受挫,最后邓艾偷渡阴平,蜀汉最终还是以无比悲壮的方式垮塌,令无数后人扼腕叹息!

    顾如秉收回思绪,对蔡邕拱手说道:“既然如此,这留字之事,就劳烦蔡中郎了。”

    他可以留句,但是这留字还是得交给蔡邕,这一点顾如秉心中还是有谱的,毕竟,蔡邕可是享誉千年的书法大家。

    “使君放心。”

    蔡邕也没有推辞,拱手说道:“既然如此,老夫先行告辞。”

    “蔡中郎慢走。”

    顾如秉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很快,得到这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蔡邕,就急匆匆离开了州牧府,准备亲自将这句话刻在即将完工的稷下学宫之上。

    …………

    又是两个多月过去。

    在这两个月,齐国、济南两地,终于是彻底从之前的黄巾作乱的破败中恢复过来,破损的城墙已经全都修缮完毕,水利工程也全部开挖完毕。

    而更重要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