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后,夏青小心地取出离心管,弃去上清液。

    她接着加入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充分震荡后悬浮沉淀,这一步骤完成后,她再次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相同的离心力进行第二次离心。

    经过两次离心后,夏青取出了沉淀物,并加入了适量的DNA裂解液。

    她轻轻地摇晃离心管,使沉淀物与裂解液充分混合,随后,她将离心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在37℃下温浴30分钟。

    温浴结束后,夏青再次加入蛋白酶K,并将离心管放入56℃的恒温水浴锅中继续温浴3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时地观察着样本的变化,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最后,夏青加入了乙醇,并通过离心柱提取了样本DNA。

    夏青在完成了脑脊液标本的处理后,立即着手准备下一步的实验。

    此时,在观察室的专家们不时地看着骆垚的脸色。

    夏青这么标准的操作,骆院士脸上居然没有表情?

    难道对方对夏青依旧不满意?

    老专家们心塞了。

    别说外面被评审的人压力大,他们这帮和骆垚一起工作的人压力更大!

    前面骆垚都淘汰五个人了,要是再接着淘汰下去,他们觉得这届长江学者的评选工作,就打水漂了!

    一想到上面万一要复查结果,老专家们就头大。

    一旦上面要复查结果,就表示他们的评审工作出了问题,让别人起疑了。

    但他们现在又不能跟骆院士唱反调!

    太难了!

    老专家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会遇到这么难解决的事情!

    一位专家憋不住了,说:“我觉得夏青教授操作很标准啊,每一步都很细致,参数设置的也很正确,真是难得的一位优秀人才。”

    专家看了眼骆垚,结果发现对方根本就没有听他说话!

    郁闷的专家只好继续看着夏青操作。

    夏青在这个时候,已经将杂交液与备用的Cy3荧光标记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混合了。

    在离心机的作用下,两种液体迅速而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颜色。

    接着,夏青将混合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设定温度为48℃。

    在这个温度下,混合液中的分子开始发生热变性,为后续的杂交反应做好准备。经过两个小时的热变性,夏青将混合液迅速转移到冰浴中进行骤冷,以防止分子重新结合。

    然后,她小心翼翼地将混合液加样到芯片上的点样区。

    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精准,确保每一滴液体都能准确地落在预定的位置上。

    封片后,夏青将芯片放入42℃的水浴中进行杂交,在这个温度下,芯片上的分子与混合液中的分子开始发生结合,形成稳定的杂交体。

    经过两到三个小时的反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杂交结束后,夏青对芯片进行了清洗和甩干,以去除未结合的分子和杂质。

    然后,她使用GenPix 400B共聚焦激光扫描仪对芯片进行扫描,在波长532 nm的激光照射下,芯片上的杂交体发出了明亮的光信号!

    最后,夏青通过GenPix Pro 6.0图像扫描和分析软件对扫描结果进行了处理和分析,软件自动识别了芯片上的光信号,并生成了相应的图像和数据。

    “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在病人体内已经筛选出的 3种常见颅内感染细菌的 DRGs。”

    夏青在看到检测结果后宣布。

    夏青的实验结果被小苔藓输出到了骆垚面前的电脑屏幕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