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单兴,又环顾四周,察觉到会场内微妙的氛围变化,那些原本专注而期待的面孔,此刻都带着些许疑惑和不满。他意识到,自己的突然闭眼可能给大家造成了误解。

    不过误解归误解他也没打算解释。

    “刚才他们在说什么?”

    还真的一句都没听啊。

    单兴无语地把李总和谭教授的话复述了一遍。

    骆垚想了想,很自然地说道:“侵入式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大脑信号,但目前的侵入式技术还有待提高。”

    李总听到骆垚赞同他的话后,先是面上一喜,而后犹豫地说:“骆院士认为,该从哪些方面提高呢?”

    “目前的侵入式技术会造成三个关键的问题,神经组织破坏、创伤感染和电极结痂。”

    “所以我建议将体内机埋在颅骨内,电极则覆盖在硬膜外,由于电极并不直接侵入大脑组织,而是覆盖在硬膜外,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神经组织的破坏,减少了与大脑的直接接触,也能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但这技术……”谭教授皱眉,继续说道:“将体内机精确地埋在颅骨内需要极高的手术精度和技巧,以确保不会对大脑造成任何损伤,这要求医生具备深厚的解剖知识和丰富的手术经验。”

    “电极的设计也是一大挑战。它们需要能够紧密贴合在硬膜外,同时又要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这需要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合作,以研发出既安全又高效的电极材料。”

    “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脑机技术最重要的是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以及神经网络。”

    骆垚说到这里,大脑深处突然传来一阵刺痛。

    骆垚没有在意,他知道这是因为系统给的太多了,导致他的大脑一时半会儿没习惯。

    “线性回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大脑信号与机器指令之间的线性关系,虽然它可能无法捕捉到一些复杂的非线性模式,但对于初步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来说,它仍然是一个有效的工具。”

    “而支持向量机则擅长处理分类问题,它能够在高维空间中寻找一个最优的超平面,将不同类别的数据分开。在脑机接口中,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支持向量机来准确识别大脑信号中的意图或指令。”

    “至于神经网络,它则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可以学习并模拟大脑中的复杂神经网络结构。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我们可以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解析大脑信号,实现更高级别的交互和控制。”

    “这三类,其实和人工智能技术有相通性,所以,难度并不大。”

    李总忍不住插话道:“骆院士,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脑机接口技术毕竟涉及到更为复杂的大脑信号处理和解析,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如此轻松地将其与人工智能技术相提并论呢?”

    搞科研其实最忌讳的就是盲目乐观和轻率定论。

    人工智能技术虽然难,但脑机技术更难。

    脑机接口技术需要处理的信号更为复杂和微妙,它要求我们对大脑的运作机制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精确地解析大脑信号,从而实现与机器的有效交互。

    否则有蓝星最强的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他们的脑机技术早就走到蓝星第一了。

    骆垚摇头,说:“脑机接口技术当然不是简单地融合人工智能便能达到巅峰,真正的脑机技术,是打开人类与机器之间深层次连接的大门,实现思维与机器的直接对话。”

    “也就是所说的,人机一体……”

    骆垚说到这里,声音戛然停住。

    大脑此时的活动异常剧烈,仿佛一个正在被猛烈敲击的鼓点,节奏快速而有力,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