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猜测。

    “或者是有了一些突发的状况出现,比如生病了。”另一位补充说道。

    “想戒酒了?这种长期喝酒的人总会在某个节点意识到身体不行了,就开始了戒酒。”

    “我赞成这个观点!”

    “其实,这些都有可能,但标准答案不是这个。”

    听到骆垚的话,他们脑中冒出了疑问。

    这道题还有标准答案?

    “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当事人的面部特征,进而在有权限的范围内,进行搜索。”

    “当她开始搜索之后,就会精确筛选出,对方常去的地方。”

    “经过数据筛选,可以得出当事人在各个地方的行为。”

    “这些地方包括商场,医院等等公共场合。”

    “综合起来分析,人工智能便能得出一个和你们猜测结果不一样的结论。”

    “这家人有了小孩,所以他们没再饮用和之前一样的酒。”

    警官们听到这里,脸上一个个都正色了起来。

    身为一线工作人员,他们太清楚这样分析需要多大的工作量。

    以前他们为了锁定犯罪分子,走的是人海战术。

    简单来说就是找监控科的同事,坐在电脑面前看。

    曾经有人为了找犯罪嫌疑人,硬生生在电脑面前没日没夜的盯着一个地方的监控录像看了一个多月才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发现对方。

    这才为破案提供了关键证据。

    现在骆垚的意思是他们能够直接从各个地方锁定嫌疑人并且分析对方的行为?

    警官们难以相信地吸了一口气。

    这要是真的实现了,那他们以后办案该有多轻松啊?监控科的同事也没必要天天守着电脑了!

    要知道不少监控科的人都渴望着能够出外勤办案,但在监控中查找嫌疑人也是侦破案件的重要一环,他们没办法不去做!

    “骆总,你说的都是真的吗?人工智能真的可以独自从海量监控中找到目标,并且通过目标的行为分析出对方的异常?”

    “当然是真的,不就是个数据分析吗?这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有什么难的?”

    骆垚继续回应:“现在的科技让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犯罪调查,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由人工长时间盯着监控录像,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监控系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迅速锁定嫌疑人并分析其行为模式。”

    他继续解释:“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手机信号等多种数据源,交叉比对,进而构建出一个嫌疑人的全面画像,从对方的基础信息到日常生活习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加速调查的进程。”

    一位警官兴奋地说道:“这意味着我们能够更迅速地响应案件,提高犯罪调查的效率!”

    骆垚点头:“正是如此,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犯罪打击中更具优势,当然,技术虽然强大,但需要使用者的经验和判断力来正确应用这些工具。”

    听明白骆垚话后的警官们激动了起来,连忙问道:“骆工,那是不是意味着,在这起连环凶杀案中,人工智能真的看见了我们无法看见的东西?”

    “嗯,这也是我今天要跟你们同步的信息。”

    “在没有见到你们前,我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小苔藓计算好了受害人这段时间的行为模型。”

    “从受害人的角度分析?”付雷看着骆垚确认道。

    骆垚看了他一眼,有些无奈地说:“你们既然都没有嫌疑人的线索,那我只能从受害人角度出发。”

    “因为出事区域是在郊区,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