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无相的,是无所不在的临在。唯有临在可以化解你内在的过去,从而转化你的意识状态。”

    “小我更是依靠认同和分离而生。每一个小我都在试图保护和扩大自己。为了维护‘我和我的思想’,它需要一个相对的思想——他人。”

    “习惯性地抱怨他人是小我最喜欢用来壮大自己的伎俩之一。”

    “当人们抱怨时,人们总是在暗示自己是对的。没有任何东西比‘我是对的’更能强化小我。你必须让别人错,才能获得更强烈的自我感和优越感!”

    “而怨恨是伴随着抱怨和为人贴标签而来的情绪。怨恨就是感到苦恼、愤慨、委屈或者受侵犯。”

    “有时候,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错误是不存在的,而是为了显示小我的优越感投射出来的。”

    “即使他人的错误是存在的,你会愈发聚焦于它,就会愈加扩大它。你对他人内在事物所产生的反应,会强化你自己内在同样的事物。对他人内在的小我不予反应,平和对待,可以让你超越自身小我。不予反应不是示弱,是宽恕或者是去‘看穿’。”

    “小我更会觉得每件事都是冲着它来的。情绪因此而起,防卫心理和攻击性都会出现。小我常常把意见、观点和事实搞混。每个小我都是选择性认知和歪曲理解的大师。小我需要戏剧性事件和冲突以便表明它的胜利者的身份。要想突破小我,只有经由觉知你才能认清哪些是境况的本身,哪些是对它产生的情绪。”

    “无论小我显现出来的行为是什么,背后的驱动力始终是渴望与众不同、享有掌控、渴望权力、受人关注、索求更多。”

    “当然它同时也渴求分离感,它需要对抗、需要敌人。掌控小我所有活动的情绪根源就是恐惧。担心成为无名小卒的恐惧、死亡的恐惧等。小我一直被不安全感围绕着,尽管它的外表看起来那么信心十足,但其实异常脆弱,一旦遇到更强的人或事物,就会轰然崩塌。”

    “这便是当我们完全被‘小我’所支配时,在缺乏感官刺激的情况下我们感到空虚寂寞无聊的本质原因!”

    “而‘小我’的存在,正如同覆盖在真实之上的一层滤镜!”

    “你们,不,我们所有人,透过这个滤镜看见的始终是虚幻扭曲的假象!”

    “在这个庞大错综复杂的滤镜之下,我们每个人的本质都如同一颗洁白纯净无瑕疵的钻石,散发着最纯粹的意识之光!”

    “这个‘我’,它从不给任何事物贴上‘好’与‘坏’的标签,也从不要求生活必须按照既定的方式展开,它也从来不会觉得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具有潜在的威胁。”

    “不论发生什么,它始终就在那里,岿然不动!”

    “它隐藏在头脑内的杂声与无意识行为之后!”

    说到此处,江哲望着附近鸦雀无声的场面,所有人的眼神中都抱着一丝茫然与无言,即使如此,他还是开口说出了最后一句:“如果大家让自己沉淀下来,你终究会瞥见终极意识的‘本自具足’所带来的纯粹喜悦与安宁祥和,届时你能够真正体悟到你的真实本质的方式,就是通过对当下的觉知,一旦你觉知到你正在觉知着当下的一切时,意识之光便会照亮你的整个存在。这洁白无瑕的意识之光,便是,你的本质!”

    随着话落,他环顾一圈,露出平静地微笑:“到时候,我会恭喜你们,找到了自己,更是找到了你自己的本质!”

    随着这一连串的对‘我’的认知,现场沉默了数秒。

    不一会儿,现场顿时掌声雷动,竟惹起无数好奇观望的人的赞誉。

    “这个家伙,恐怕不是我们看来的神经病,而是一个哲学大师!”

    “他的这些理论,我从未听说过,但听完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