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丞相有压张韩而收所有人心之意,欲用其长子曹昂来战。

    张韩,在他那一支兵马之中,可谓深得人心,然这么多年,也已有不少人解甲归田,新人同样是从青州兵、虎豹骑、曹氏子弟之中挑选,这些人对张韩会更为忠心。

    这也就意味着,张韩牢牢把控了这支兵马,功绩与军备辎重,近乎是完全压住了曹操的军队。

    一时风头无两,而在和荆州的冲突之中,实则真正的罪魁祸首乃是张韩当初劫掠了去往荆州的西凉商马。

    这件事,曹操需要给荆州一个交代,而张韩在河内军中的嚣张跋扈的表现,却也是事实,单因这些事,曹操也打算让他退居幕后,甚至是,去往闲职了。

    否则,一旦大战开启,张韩将会成为不确定因素,不好调遣。

    这些事,杨彪在书信之中可谓是娓娓道来,不乏说了一些对张韩的不满之语,包括当初在朝堂上和董、伏一党的争锋相对。

    这些事,都实实在在的成为了军情,在这几年里或多或少的进入袁绍的事业,此刻一想起来,完全能够一一验证。

    袁绍一下就通透了。

    此时,他当机立断的收起了书信,并且派人去请了许攸过来商议。

    而且并未告知别的人,只找了许攸一个人,他心里很清楚,许攸是实实在在的主战派,而且非常急切。

    不到一炷香时间,许攸快步跑来,趋步小跑上阶梯,气喘吁吁的进入正堂,袁绍此刻正站在案牍之前等待,见到他后马上迎他到了位置上坐下,不等许攸喘匀气息,简单明了的将手中所知的这些事先行告知。

    许攸听完之后,脸色先是发愣,再之后便是缓缓点头,仿佛已经深刻的了解到了什么。

    实际上,他的确已经懂了曹操的心思,卸磨杀驴,换人而战。

    “不不不,”许攸连忙摆手,思索间凝重的说道:“主公,曹操是深知兵法,怎么会不知道临阵换将对营中军心影响何等剧烈呢?”

    “他不是想要换掉张韩,而是不得已而为之,”许攸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些情报的问题,“张韩的骑兵北上,或许也是为了争功而来,他一个南阳太守,在荆州驻防不就是本分?”

    “又怎会到这……到这冀北的战场上来?但他为人散漫,不思纪律,但功绩过大,曹操不能阻拦,是以唯有如此,让人先行惩处,再扩大军中的影响,让张韩不得已而赋闲,最终顺理成章的将他调离此地。”

    “若是说,此乃是曹操和张韩的疑兵之计,倒是也不错,”许攸轻笑了两声,接着道:“两人自起兵以来,大小战事多用此计,本就已经十分常见了,我们收集的情报也多有此示。”

    “但他不是为了让我们进攻,恰巧是防备我们进攻,以此法,让我们一直徘徊于张韩是否出战的事情上,其实为何要考虑他呢?难道说,张韩的一千余黑袍骑兵,可以决定几十万大军的胜负吗?在下私认为不太可能。”

    袁绍听到这里的时候,其实已经有点动心了,许攸说出来的话,十分具有针对性。

    许攸,一直是自己营中谋臣里,研究许都方向军报的谋士,他手中掌握了大量明探暗探的情报,同时也对曹操和张韩相对较为了解,不像是别的谋臣一般,只是在战略上,藐视这二人,以提振军心。

    “说下去,你现在有何想法,一并说出来。”

    “嗯……”许攸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的机会真的来了。

    等待许久,这向南方的一战,以及迎回大汉天子之后的各种功绩,都要从这第一步开始走起,一旦能够说动袁绍动兵,拿下许都并非是难事,日后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就可以更多进言,一旦得到采纳,或许还有更高的未来在等着自己。

    许攸情绪稍稍浮动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