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荀子郑重地说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荀子悠悠说道。

    韩非入秦会死,他会不知道吗,但是这是韩非的选择,作为老师,他也只能选择支持。

    “然后呢?”言晏反问道。

    “就算韩非入秦,且不说其他,我就算他计划成功,韩国变法成功,但是战争就会没有了吗,韩国崛起的后果又是什么呢?”

    “韩国崛起,要面临的是什么,跟秦国打、跟魏国打、跟赵国打、跟楚国打,这对韩国的百姓来说公平吗?”

    “他们凭什么为了韩非和那些顶层的贵族而牺牲自己?”

    “韩国崛起,只会让三晋被打烂,只会让战争变得更加频繁,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荀子皱眉看着言晏,他差点忘了这一位是不愿参与中原之争的,这一位的虽然出身于言家,但是却是一个无国无家族观念之人。

    或者说这一位的在言傲的教导之下,心中只有华夏中国,而无秦赵韩魏楚燕齐之国别。

    “若是再早几十年,一百年,天下局势未定的时候,我不会阻止各国变法崛起,那是大争之势所决定的。”

    “然而夫子,现在时代变了!”

    “天下已经进入了兼并的尾声,需要的是一位能够结束几百年战争的雄主!”

    “伱看好秦国?”荀子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问道。

    “不是我看好秦国,而是我看好秦王政!”言晏认真地说道。

    所谓奋六世之余烈,只不过是为了贬低嬴政的个人风采。

    真要这么算,赵武灵王之后,赵孝成王不也有着偌大的基本盘,堪称当世无双?魏文王更是雄霸中原,甚至将秦国打得差点灭国了!燕昭王之子,不也差点灭了齐国?

    整个战国剩下的这七国,谁家没有阔过?

    可是谁又能把握住机会一统了?

    若不是嬴政,就算秦国有六代明君奠基,换成燕赵韩魏之君,就能完成一统?

    “赵政?”荀子惊诧。

    现在嬴政还没有显山露水,都以为这是一个被吕不韦架空的傀儡秦王,却没想到言晏会如此看重嬴政。

    不过再想想从无权无势的质子归秦,然后继位,之后除嫪毐、成蟜之乱,还能保证秦国没有因为内乱而无力扩张,这份能力确实不弱。

    甚至最新的情报说吕不韦也已经在放权,将手中的权力平稳的过渡回嬴政手中。

    这就不得不承认嬴政手段之可怕了。

    换做其他君王,恐怕是直接雷霆之力与吕不韦决裂,夺回君权,可是嬴政现在却是让吕不韦自愿交出权力,保证秦国内部的稳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