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那么大岁数了,经不起那么大的折腾了,我们就能代劳啦,哎….”

    “就是啊师傅,哪有像你这样,就为了亲自试一试那什么大炎所谓的青霉素,把自己折腾得了那么重的伤寒。”

    “师傅,你老都八十多了啊,能这么折腾么?”

    两个童子很是埋怨道。

    但,脸色苍白,时不时还重重咳嗽的老人却丝毫没听进去了。

    甚至,他的眼睛里还都有精光。

    “你们懂什么。”

    “神农他老人家尝尽百草!可从未因为年岁而放弃探索的心。”

    “老道还被百姓称为药王呐,这大炎研制出来的新药若是不亲自试一试,如何能判定它的好坏,效果强弱呐?”

    “如果这都做不到,老道有脸叫这个称号?

    “快快快,快扶我进去!”

    “不行了,我有些恶心了,快撑不住了。”

    这老人病恹恹的,但,这语气却无比的有力,疯狂的催促,盯着大炎医院,竟然无比兴奋。

    他的名字,叫孙思邈。

    这个名字,相信就算是在这个时代,也可称得上家喻户晓了。

    或许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连当今皇帝叫什么都知道,更甚至连现在的朝代是哪个都不知道,但是,一说起来孙思邈的名字,就没有人不知道的!

    当代药王!

    一代神医!

    医者仁心!

    妙手回春!

    等等可以说是形容医道上的好词,都能放到孙思邈头上。

    而百姓对孙思邈的崇敬,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崇敬的,而是孙思邈行走于天下,依靠着自己的仁心,医心和技术,一点点闯出来的。

    试问天下那个地方没有过孙思邈的足迹?

    试问天下有谁没有受过孙思邈的恩泽?

    天下数百方户人家,或许直接接受过孙思邈医治的百姓在这个总数低下,不算多。

    但是,孙思邈所编著的千金方,谁不知道?谁没用过?

    现在,在大唐,包括以前的大夏地区,那个郎中手里没有一本?或者说那个郎中不是把这本书奉为圣经?

    无数百姓因为千金方受益,无数百姓因为千金方而战胜了病魔。

    所以说,孙思邈这三个字,价值千金!

    至于孙思邈为何把自己故意搞的得了伤寒,那就要从他游历至夏都说起了。

    来到雁云城后,他想要去拜访几个医馆。

    但,万万没有想到,雁云城,竟然没有医馆。

    不,换句话说,雁云城竟然没有个人开的医馆;都是那种超大型的综合医院。

    好多郎中,在一起工作。

    颇为像是太医署般。

    各个郎中都可以相互交流,而也免除了百姓来回奔波的痛楚,不管什么病,只要到了这个地方,只需要找到相应的郎中便好。

    这无比方便,远超大唐的那些零散的医馆模式。

    更别说,这医院对于百姓是开放的,不像是太医署,只对陛下或者说那些上层人士开放。

    然后,他就进去转了转。

    便听说了青霉素的大名。

    据说,青霉素这味药,乃是大炎皇帝一手研制出来了,似乎不论对什么病都有奇效。

    什么伤寒,咳嗽,还有痢疾啦等等各种常见的病症,可以说是药到病除。

    这自然,引起了药王孙思邈的好奇。

    当时他就去买了,但谁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