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送往的百姓之中,丝毫不起眼

    李宽带着张辽他们三人,走了过去。

    “陛下,你回来了,请!”

    “陛下,郑将军他们,都正在雁云宫候着陛下呢。”

    辛弃疾和戚继光赶紧迎上来。

    郑将军他们,戚继光说的是郑成功,郑和和郑一嫂三人。

    之前戚继光被召唤,李宽在查探军队时,还是发现另外三个人才,就是郑和他们。

    不得不说,也算是意外之喜。

    而关于航海方面的人才储备,老郑家确实厉害。

    郑和,不用多说。

    下西洋这件事,可以说是口口相传,而且所抵达的地点更是恐怖,据传率领船队都抵达了红海附近。

    虽说郑和的船队,都是顺着海岸线前行,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船队的技艺,并不算高明。

    当然,在当时算是第一流的了,可在后世看来,是万万比不上钢铁轮渡的。

    如果给任何一个现代化船只,真不知道他能跑到那里去。

    郑成功更不用介绍,这位的海战,可以说是久负盛名。

    而郑一嫂,海上功夫更是恐怖,其实李宽认为,郑一嫂的海上功夫,是要比郑和以及郑成功厉害些的。

    这可是,当时海上最大的海盗头子。

    所面对的各种情况,包括围剿,包括竞争,也包括各种战斗的环境,所面对的情况。可以说是无比复杂了。

    可郑一嫂,从未落败过。

    若是给她一个正式的编制海军,她能在海上,掀起来什么风浪?

    无法想象。

    “好!”

    李宽点点头,坐进了马车。

    “对了,突厥那边,怎么样了?”

    “有没有进攻?”

    李宽快速问道。

    马车动了,朝着雁云宫走去。

    戚继光赶着马车,立马说道:“陛下,突厥那边的大军,根据探子汇报,已经彻底的集结了。”

    “原本末将想着主动出击,偷袭他们,但前不久接到陛下的传令,以俘虏为主,那么末将便没有行动,一切选择了防御。”

    “想着还是等陛下到了,再做行动。”

    李宽微微颔首:“好,一切等回到雁云宫再说吧。”

    “辛先生,那些工匠,教育人才都到大炎了吧?”

    李宽看向了辛弃疾。

    这里,指的是科举方面的人才。

    在他们与大唐打仗时,雁云城本土并没有受到威胁,甚至还举办了科举筛选人才。

    辛弃疾赶紧点头:“回陛下,都已经到了,工匠被郭校长抢走了,那些教育人才暂时还没有调令,陛下,不知道要怎么布置。”

    李宽想了想,开口回道:“工匠,那就让郭校长去安排吧。”

    “他知道现在什么地方当紧,主要是这些教育人才,朕,想着这次都向青州分配。”

    “青州现在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而且青州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那里的百姓,急需这批教育人才。”

    “同时,还有辽东城,那边的教育也得重视些。”

    辛弃疾拱手道:“陛下英明。”

    “另外,陛下,今年咱们大炎丰收,根据农业部的统计,税收比预期还要多了四成。”

    雁云城这边的秋收结束后,农业部那边,便开始着手税收。

    这一年,土豆已经彻底普及,所以整个大炎的粮食,可以说是远超过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