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它的枪械特质特性,一般适用于近距离的射击,用于50米以内的短促突击。”

    “作为警察要养成一种区域瞄准的习惯。”

    “也就是说,你们必须要瞄准的不是靶的红色圆圈中心,不是那个中心环,而是靶红色圆圈中心周围的一片圆周区域。”

    “这就是通用的‘瞄靶不瞒心’理论。”

    “事实是不论你如何认真瞄准,让你的瞄准点固定在靶的细小红色圆圈中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你持枪的手,总是不会完全稳定的,或多或少的在颤动。”

    “一般而言,射击的人,用自己熟悉的手枪,能打出好成绩。因为枪用的习惯,且经常拆解和组装它,对枪的构造、性能了如指掌。”

    “习惯成自然,人的手与枪配合默契,能达到最佳状态。达到人的手,与手中的枪成合一的地步。”

    “但是用别人的枪,这个就完全不一样的了。熟悉、了解、习惯别人的枪就要有一个过程。”

    “所以今后你们一旦发了枪,就要好好爱护它,珍惜它。”

    说完这些,教官董威敏最后道:“从明天起,正式进入射击课程阶段。”

    此后一连几天学员们都在靶场练习射击。枪声此起彼伏,连续不绝于耳。

    看看练习得差不多了,教官董威敏决定进入射击考核,考核结果记录在案。

    第三天,万里晴空,碧空如洗,阳光灿烂。

    一辆卡车将所有的学员,拉到了一个当地驻军的军用打靶场所。

    靶场上,早有驻军一个排级军官,率领一群士兵布置好了靶标。

    实弹射击打靶考核正式开始。

    只见学员5人一队向前,他们屏息凝神,侧身持枪瞄准,击发射出子弹。

    一颗颗子弹射向靶标。

    然后隐藏在深坑里的报靶员,等待枪声过后,再一一验证靶标,报出环数。

    成绩优异者,自然兴高采烈,眉开眼笑。

    成绩不佳者,有的颓然,有的淡然,有的看不出表情。毕竟只是一次实弹射击而已。

    对自己的结业几乎不会有什么影响。

    再说本身也要求不高,5枪有2枪挨上靶标即可,就算通过考核。

    几乎没有人不及格。

    轮到周云振上场,他与其他4人一个组,跨步向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放松并稍微侧向。

    周云振握紧手枪,身体保持稳定,眼睛并瞄准前方目标,枪支处于待发状态。

    “射击!”

    随着红旗一挥。

    枪口火苗窜出,“砰砰砰”的枪声响成一片。

    他的动作娴熟地动作顺畅自然,一气呵成。

    只是周云振射击考核的最终结果,却有些让人大跌眼镜。

    当报靶员报出他的成绩时,现场一片沉寂。

    太出乎人的意料,最被看好的他,却只有两发子弹上靶。就是说刚刚达到及格线。

    更让人诧异的是,他的两发子弹,一发挨上靶标,另一发却是整整10环。

    诡异的是其他3发子弹却不翼而飞,在靶标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就是说脱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