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午后,黎渊吃到了来此世后最丰盛的一顿饭。

    两个窝头,一个馒头,一大碗水煮菜居然有半碗肥肉,此外,居然还有两个鸡蛋!

    “长高三要素,还缺奶!”

    小院里,黎渊感觉到了口水泛滥。

    这一个多月里,除了他买的那点碎肉以及二哥时不时送的几个鸡蛋,他着实没啥油水进补。

    以至于现在看到两块肥肉,唾液都加快分泌。

    见他这个模样,孙胖子颇为满意的点点头:

    “吃吧。”

    黎渊撸起袖子就是一顿狼吞虎咽,窝头蘸着肉汤也变得香甜了几分。

    这么一碗放在前世他都懒得多看一碗的肥肉下肚,黎渊甚至升起了几分满足感。

    “多谢掌勺。”

    感受着孙胖子的眼神,黎渊擦了擦嘴。

    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饿的都皮包骨了,什么荣辱气节都显得浮云一般轻飘飘。

    “嗯。”

    孙胖子负手踱步,斜眼瞧着黎渊,后者起身,低头,知晓枣子吃了,下面就是规矩了。

    “你不算铺子里派下的帮工,月钱自然还是按着你之前的来,其他的活计该干也得干!”

    对于黎渊态度,孙胖子很满意,敲打后,语气也缓和了不少:

    “别的咱不敢说,伙房不缺你那口油水,只要你守规矩,肯干活,不需俩月,你这身子骨,咱就能给你养起来!”

    “多谢掌勺!”

    黎渊面露感激,心下一定。

    这,就足够了。

    ……

    ……

    呼~

    深秋过去,天气转寒,一夜北风吹至,高柳县内外就白茫茫一片。

    冬日萧瑟,柴渔坊内却到了一年最为热闹的时候。

    一处处粗布支起的棚帐下,是柴渔坊,甚至于是附近乡镇的卖炭翁在大声叫卖。

    络绎不绝的行人自各个城区汇聚,走了来,来了去。

    柴米油盐,柴居第一,乃是各家各户必不能缺少之物,尤其是冬日,没有足够的柴炭,很难熬过去。

    往年里,每每冬日来临之前,各家各户已早早备好柴炭,但今年的大雪来的太早,以至于比起往年来,还要更为热闹。

    甚至有内城的人来此购买。

    人气旺了,商贩自然就多了,不少渔民,也带着今年最后一次鱼获来此贩卖。

    “黎哥儿辛苦,赶明一早,定给您送到铺子里!”

    “黎哥儿慢走!”

    “黎哥儿,我这还有十几尾顶新鲜的‘棒花鱼’,您要吗?”

    ……

    柴渔坊东市,一群小贩围拢在一个身着厚厚麻衣的少年身边。

    那少年十五六岁的模样,虽算不得壮硕,身子骨比起同龄人却也不差,肤色虽稍黑些,但眼神却十分明亮,给人一种精明干练之感。

    这自然是黎渊。

    “有劳诸位了,今日采买,就到这了。”

    黎渊采买了一批鱼、炭,顶着小贩们的热情离开。

    自无意间透漏出自己的算学本事,中院采买的活计,孙胖子就带上了他,这次,更是让他自己来此采买。

    “柴帮、渔帮处货物齐全,量也大,但价格也高,都在散市采买能节省一两成。可惜,这是孙胖子的盘子,伸手必被剁。”

    将找回的碎银塞回怀里,黎渊很小心,入了冬,柴渔坊内鱼蛇混杂,偷盗之事可是时有发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