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下官敬候陛下召见。”

    杨戈虎着脸冲小黄叫喊了一声,那厢的小黄听言,扭头就一个飞身,跳进地旁的草丛里,还很孩子气就地打了几个滚:‘反正回家要洗澡,我现在玩儿够!’

    杨戈忍俊不禁的摇了摇头,蹲下身小心翼翼的将一株辣椒苗从育苗的小陶盆里移栽到土地里。

    去年庙会卖米粉的张家老哥夫妻俩,给他弄来一批辣椒种子,但数量并不多,他家后院那几块小菜地就完全够种。

    他蓄了一季的种子,等到三月气温回暖后,他在自家后院用洁净透光的纱布充当保温薄膜育了一批辣椒苗,只是这一批辣椒苗数量多了,他就跑到城外租了七八亩这么大的一块土地。

    等这一季辣椒成熟,他应该就能实现火锅自由了,再也不用逢年过节才能搓一顿打牙祭了。

    再下一季,他们客栈应该就能实现川菜自由了……

    杨戈畅想着未来,心头还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要到城外寻个依山傍水的地儿,重新弄个院子?

    “二爷……”

    适时,一声熟悉的呼喊声,从远处传来。

    杨戈一抬头,就见到吴二勇驾着一架马车从马道上经过。

    他笑着起身招手道:“二勇啊,上哪儿去?”

    吴二勇将马车挺好,从车辕上跳下来满脸堆笑的沿着头田坎走过来:“我去了客栈寻您,二掌柜的说您这边……您忙啥呢?”

    杨戈指了指脚边的辣椒苗:“还能干啥?”

    吴二勇哭笑不得道:“您哪能干这个啊?要种点啥,您吱一声让我们来弄啊?”

    杨戈笑呵呵的说:“我怎么就干不得这个了?你还别不信,论武功你肯定比我差一点,论种庄稼你肯定也比我差一点!”

    吴二勇想了想,答道:“那捕鱼您肯定比不了我,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干这个的……”

    杨戈:“是吗?改天比试比试……对了,你寻我干啥?”

    吴二勇扭头,看向马车那边。

    适时,马车的车厢里已经钻出了一个清瘦的中年青衣书生,那书生怀抱着郁郁葱葱的一盆绿植,正好奇的打量着杨戈这一田辣椒苗。

    吴二勇冲着那青衣书生招手:“陈秀才,还不快过来……”

    杨戈看了一眼那青衣书生,确认自己不认得此人:“他是谁?”

    吴二勇:“二爷,年前你不给了老王一本册子,让他以后多留意寻一寻册子上那些庄稼吗?老王和项大少去福州那边弄船,在当地听说有个姓陈的书生,从海外吕宋岛弄回来了一种名为‘番薯’的庄稼。”

    “老王觉着这种庄稼,和您给他的册子上记载的那种名为‘红薯’的庄稼很相象,就把人和庄稼一起送了我们手里,让我们送过来请您亲自过目……”

    “番薯?”

    杨戈愣了愣,扔了手里的小锄头,三步并作两步跨上田坎。

    适时,那青衣书生也走到了田坎上,眼神激动莫名,又带着些许不敢置信的直勾勾望着杨戈,磕磕巴巴的问道:“这…您就是‘显圣真君’杨二爷?”

    杨二郎的大名,在整个东南沿海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他甚至还去二郎庙里,给这位爷上过香……

    也正是那位长得像海盗多过于像官兵的水师提督,向他提及杨二郎的大名,还将那本杨二郎亲手书写的小册子递给他看,他才肯带着番薯千里迢迢来这里。

    但今日一见……他心头说不出是个什么感受。

    既有几分见面不如闻名的诧异。

    又有几分闻名不如见面的震撼。

    总之就是:这位二爷,与他想象中的不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