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几乎还是个谜,如果想要从机理角度研究这个问题的话……恐怕很难得到答案。”

    “但如果做实验的话……”

    他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其实连张东林都知道,冰城工业大学的实验室并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办公室里面又陷入了沉默。

    “这样,你先设计一套实验出来,在咱们实验室里面把能做的部分都做了,考虑到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基本上是空白,我觉得要是多下点功夫的话,发一篇航空学报或者航空动力学报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这样的研究效果应该要打折扣,而且咱们根本做不了超音速甚至高亚音速压气机的部分,我觉得……”

    “我知道你的意思,”

    张东林的话没说完就被于飞一个抬手打断了:

    “后面的事情具体怎么处理,取决于你接下来做出的结果,如果在经典亚音速以下都没办法确定的话,那这个方向也基本上相当于被堵死了,还是趁早回到原来比较稳妥的路线上。”

    “而如果实验结果说明你们两个人的想法没有错……那这可就是个压气机设计领域的重大突破了。”

    听到最后几个字,张东林的眼前一亮:

    “重大突破?”

    作为一名冰城工业大学的博士生,他可太知道这四个字的分量了。

    “不过……你也别高兴太早。”

    于飞看着仿佛狐狸尾巴都翘起来了的张东林说道:

    “你刚才也说了,咱们这边硬件条件有限,更深入的研究是没办法做的,所以我准备上报给国防科工委,让他们组织人手进行综合评价。”

    “所以我刚刚才让你趁这段时间赶紧做实验,先形成文章发出去,这样一方面有可能让你直接参与到国防科工委的项目,另一方面也至少能给自己留下点什么。”

    “况且你距离毕业要求不正好还差一篇论文么?”

    这最后一句话说服了张东林,他决定先解决眼前的毕业问题,然后再考虑刚刚这个无意之中的发现到底还能深挖出多少东西来。

    于是,两个月的实验、投稿和等待过后,一篇名为《从压力面到吸力面开槽后叶栅特性的数值分析》的论文便出现在了航空动力学报上面。

    也几乎在同一时间,于飞把这篇论文作为重点成果申报给了冰城工业大学的直属上级,国防科工委,表示这个成果有进一步跟进研究的潜力。

    该说不说,张东林和于飞的效率还是慢了点。

    如果按照正常的行政流程来走,这个课题还是会兜兜转转来到606所这边,但大概率就已经赶不上涡喷14的技术改进了

    万幸的是,某一天结束了工作去图书馆准备随便借本书看的姚梦娜注意到了这篇论文,并在好奇心驱使之下把它借出来带回了机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