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心好了,咱们两个就是靠技术吃饭的,考虑这些没什么用处。倒是我刚才依稀听说他们食堂今晚上有庆功宴,伙食应该比平时好不少。”

    犹豫了几秒钟之后,莫辛显然被说服了:

    “这样也好,那我去打个电话,你先到食堂帮我弄点吃的。”

    就这样,“一种新的歼8改进型试飞”的消息很快被传回了俄罗斯。

    由于时差问题,盛京这边打算吃晚饭的时候,莫斯科的时间恰好是午饭刚过。

    苏霍伊设计局中。

    一个步履匆匆的中年男人走进了苏27飞机总设计师、苏霍伊公司现任掌门米哈伊尔·西蒙诺夫的办公室里。

    “米沙,你来了,先坐吧。”

    男人名叫米哈伊尔·波戈相,算是西蒙诺夫的学生和接班人。

    在前者因为年龄和精力问题逐步退出一线工作之后,他已经逐渐开始在实际上领导苏霍伊设计局的技术部门。

    西蒙诺夫开门见山:

    “米沙,我们和华夏人那边关于苏27飞机技术转让的谈判,必须得加快速度了。你告诉库尔布斯基,有关于具体的转让内容,以及购买的飞机数量方面都可以做出一定让步,但价格,尤其是交易方式必须保证下来。”

    “加快速度?”

    波戈相被西蒙诺夫这突如其来的表态弄得有些发懵:

    实际上,师徒二人在对华军售这件事上本来就存在一定分歧。

    西蒙诺夫一直表现得非常强硬,尤其是关于进口散件进行组装的苏27SK,也就是歼11A的合同数量,他一直咬死至少要200架,双方之间的谈判进展相当不顺利。

    而波戈相则认为与其把时间精力浪费在这种事情上面,不如利用些许让步来更快地换取资金,然后再投入到新型号飞机的开发中去。

    “没错,加快速度。”西蒙诺夫点了点头:

    “具体的话,同意一并转让双座型苏27UB的生产线,并且不再限制他们对雷达、发动机和机体材料等核心零部件的更换,当然,更换之后产生的技术问题我们肯定是没办法负责的,这个要说清楚。”

    “这……您怎么突然……”

    “你来看看这个。”西蒙诺夫说着从办公桌上拿起了一张简报纸递给波戈相。

    上面自然是关于601所新飞机首飞的事情。

    “新型号……”

    波戈相大概明白自己老师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180°大转弯了。

    不过他还是有点疑惑:

    “可是老师,就算按照上面所说,华夏新飞机的性能进步很大,但他们眼下根本没办法生产可用的超视距空空导弹,光是一架飞机有什么用?”

    主要即便是他,也觉得西蒙诺夫刚才提到的让步属实是太大了一点。

    倒不是说这些条件一定不能答应。

    至少……

    得加钱。

    “我担心的正是这个啊……”

    西蒙诺夫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伸出手在桌子上有节奏地敲击着:

    “你知道,他们之前其实和法扎特龙研究所那边谈过甲虫雷达的问题,也和二毛那边进行过引进R27空空导弹的谈判,现在又造出来了个性能不错的机体……”

    波戈相的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原本,双方其实都很着急。

    苏霍伊公司面临经济压力,急着要钱盘活局面。

    苏27作为一种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0吨的重型战斗机,对于华夏航空制造业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也是双方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