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发动机能够脱离主机型号进行独立研发,顺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无必要的资源重复投入。

    “而且江重这边严格来说也不完全是航空产业口的企业,给112厂生产机身零部件属于正常商业行为,不要过度解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差距就是有施展的空间嘛……”

    不过这也不重要。

    “你能听懂台上的人在讲什么么?”

    只有对于懂行的领导来说,控制室里面那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屏幕和参数,才是比设备本身更有吸引力的部分。

    “所以常总……”

    “还不能这么说、”

    “啊……是强5D的动力。”

    “像是液压机构、纠偏系统、电气设备、传感器还有辅助设备等部分,沿用了很多当年就取得的成果,否则也不可能只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投入试生产。”

    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离开控制室,下楼来到车间里面早已搭好的观礼台旁。

    这个型号听得何明整个就是一愣:

    “涡喷6D?”

    就在二人聊天的功夫,另外一边的领导和嘉宾也已经完成了入座,一名主持人开始介绍今天试生产仪式的大致流程。

    他微微摇了摇头:

    “光是有一台设备证明不了什么,机身关键位置有很多大尺寸锻件,对于工艺的要求甚至比对设备本身的要求更高……”

    得益于她和丈夫两个人都跟华夏这边有密切的业务联系,安妮这些年来也多少学会了一些中文。

    懂不懂什么叫控制变量啊?

    而旁边的常浩南本来只是看个热闹,结果话题突然就被引到了自己头上,见状赶紧摆了摆手:

    “当年我们从苏联买来那台6.5万吨水压机之后,从第一次成功启动,到锻造出符合要求的大尺寸产品,中间足足花了将近三年时间,这还是在有苏联技术人员提供指导的情况下,而他们这台设备本身甚至都还没得到验证……”

    “不一样。”

    齐格勒这是第一次来华夏,自然不可能看得懂那些方块字是什么,但也能看得出来这是在进行生产之前的最后准备。

    至于竞争这块,在原本的计划中是作为非重要因素给弱化了的。

    齐格勒问道。

    欧洲代表团的成员懂行,但作为外国人,肯定不能随便让他们乱跑,留在锻压车间里看个热闹就行了。

    他指了指电脑屏幕上的一条曲线,并没有等待常浩南或者其他人回答,便又继续道:

    有备而来。

    欧盟国家高级代表团的参观位置则位于厂房的另外一边。

    何明挠了挠头皮,语气中透露着些许唏嘘:

    一星期之后。

    大领导已经发了话,其他人自然只有跟上的份。

    “我不会说他们肯定还没做好准备,但无论如何,现在都没有理由太过乐观。”

    当然,他作为别人要争气的对象,也不好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什么就是了。

    对于他一个造飞机的人来说,无论项目成功与否,总归是他们自己对自己负责。

    常浩南倒是认同何明的这番看法:

    “因为涡扇9A比较顺利,歼轰7A马上就能投产,所以部队那边最后没要强5D这个型号。”

    不过应该已经停产十来年了。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首长又稍稍伏低身子,仔细看了看面前的图纸::

    他们等会还有更加详细的座谈环节,有问题到那时候问就行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