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之前尽可能占据一个有利局面而已,只要我们多试探几次,总会有回应的。”

    只不过,他们低估了美国人在这件事情上的决心,也高估了欧洲人自己的“独立性”。

    按照他的想法,华夏那边虽然在新兴市场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很大,但论硬实力毕竟只是个GDP排行第七的国家,甚至还不如这边三国里面最鶸的意大利。

    毕竟,假如另外一条时间线上,欧元在发行之后直接起飞,逆袭美元直接成为世界最主流货币并带领欧洲重新复兴……

    “这样一个代表团规模足够大,在华夏呆的时间足够长,行程也足够复杂,甚至中间还要一分为三,同时去三个不同的地方,只要往里面塞几个可靠的人,并不难办成事。”

    但朔伊布勒显然不是这么想:

    就算狮子大开口,也没有那么大的嘴巴。

    卡恩略加思索,很快想到了一个机会:

    “如果这样的话,我记得欧洲宇航防务集团预计在5月份有个去华夏的行程……好像是两年前签过一个合作协议,在那边的工厂选址和政策已经定好了,这次要去考察那边的生产能力,确定要具体把哪些产能和工序给搬过去。”

    “那也得试试才行,总不可能坐以待毙。”

    朔伊布勒还有些迟疑,但态度明显松动下来。

    虽说在地理上算是一家荷兰企业,但实质上还是法国人在里面有绝对的话语权。

    卡恩此时已经有点坐不住了:

    “企业……确定可靠么?”

    口嫌体正直。

    意大利人这些年确实没少跟华夏合作,所以维斯科的脑子相对自己的两个同事来说要更加活泛一点:

    “既然华夏人是通过企业来向我们施加压力,那我们也可以用一样的办法,反过来试探一下他们的条件。”

    见到另外二人都在低头思考,卡恩又继续道:

    维斯科对华夏还是有点研究的。

    这个思路比较折中,既满足了卡恩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也让朔伊布勒那边在面子上说得过去。

    那功劳也会落在他们仨人头上。

    德国人如今的经济体量世界第三,又乘着两德统一的东风,目前还处在自信心比较膨胀的阶段。

    “根据我这些年来跟华夏人打交道的经验来看,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直接去问,对面恐怕会直接开始踢皮球,最多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应付我们。”

    “我也同意。”

    “最好暗中找一些之前就已经跟华夏那边有不错私人关系的企业中层去试探,不要在明面上留痕迹,就说是跟着代表团去考察项目,或者是去单纯谈生意,这样美国人就算有心,也会把关注点放在那些重要人物上面。”

    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也就是空中客车和欧洲直升机公司的母公司。

    “五月份是原计划,现在情况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提前一些过去也很合理,这方面伱们不用担心,我有私人关系可以动用……”

    趁势直接组党参选,一跃成为政坛豪强并名留青史都有可能。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定的诱导成分。

    因此另外两个人显然也对其中的细节有所了解。

    过去的成功总是令人开心的,所以卡恩才会特地说起两年前的案例。

    “反正跟我们有接触的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对方的国有企业,他们的表态,就算不能直接等同于官方,至少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他们官方的意思。”

    “华夏那边有句俗语,叫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虽然理性上能想到“去找华夏帮忙”的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