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张九江也可以准备进入跑道了。

    随着周围的几辆辅助车辆先后撤离,张九江缓缓推动节流阀,让发动机的转速保持在大约一半的位置上,然后松开了刹车。

    前座的常浩南只听到涡喷发动机的轰鸣声逐渐增加,然后飞机在一阵突如其来的推背感中开始滑行。

    虽然上辈子坐飞机的次数不少,但他还是第一次获得如此开阔的视野。

    新鲜感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不过很快,随着飞机开始加速滑跑准备起飞,常浩南只感觉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把自己整个人压在座椅靠背上,让他连呼吸都觉得有些困难。

    歼教7的起飞速度很高,因此滑跑阶段持续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不过说到底只是架轻型飞机,到最后离地起飞的时候还是非常轻盈的。

    “常工程师,身体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头晕或者胃痛之类的症状?”

    张九江看着前面常浩南一直保持着一动不动的姿态,有些担心地询问道。

    “没关系,我感觉很好,只是第一次以这个角度上天,感觉有点……新奇。”

    很快,歼教7在一万一千米的高度突破了音速,刚刚在高亚音速时候的振动瞬间消失,飞机也变得平稳下来。

    “注意后视镜,原型机在比我们稍低的位置。”张九江提醒道。

    常浩南举起挂在身上的照相机对准右侧,时刻准备按下快门。

    张九江不愧是全军最好的飞行教官之一,对速度和位置的把控炉火纯青。

    在他的操纵下,两架飞机之间的相对速度只有大概10公里每小时左右,歼教7甚至还做了一个平稳而缓慢的桶滚机动,给常浩南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拍摄机会。

    ……

    半小时后,两架飞机平稳落地,常浩南下到地面,把手中的照相机交给了早已经等在停机坪旁边的杨奉畑。

    照片被迅速导入到旁边的电脑里,准备跟常浩南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不来亲眼见证一下么?”杨奉畑看着靠在登机梯旁边一脸淡定的常浩南。

    常浩南听罢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

    “不用了,我在天上看到03号原型机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结果了。”

    一直等到对方转过身,他才赶紧伸出手揉了揉自己有点发软的大腿后侧——

    之前在飞机上的时候还没感觉,刚才一下到地面上,两条腿都有些发软,差点没站住当众出丑。

    毕竟第一次坐战斗机上天就体验超音速飞行,着实有些过于刺激了。

    而就在常浩南终于勉强恢复了对双腿的控制,准备试着站直身子的时候,不远处围在电脑旁边的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对上了!完全对上了!”

    常浩南的模拟分析结果,跟照片由一条条红色细毛线表现出的真实流场分布,几乎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