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进入了一个小爆发阶段,还特地点名提到冰轴,在汽车轴承领域拿出了几个不错的产品……”

    “如果是冰轴集团用特殊手段拿到了别人的工艺技术,不太可能大张旗鼓地分享出来,以至于带动一整个产业往前走吧?”

    他没有在问题里面直接提到常浩南的名字。

    毕竟,领导有时候可能会想要保持一些神秘感。

    “这样的话,难不成还能完全是巧合?两家企业开发出了非常接近的工艺技术,然后又凑巧在某一批产品的性能上非常接近?”

    廖新华的语气中带着疑问,显然是觉得这种可能性不高。

    性能特征这种东西有点类似人的指纹,虽然理论上有可能出现相同的,但实际上概率完全可以低到忽略不计。

    “当然也不会是巧合。”

    常浩南摆了摆手,把刚刚放倒的座椅重新调直,人也跟着坐了起来: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种可能?”

    颜永年和廖新华面面相觑,各自思索片刻之后,几乎同步摇了摇头。

    人的认知不会超过所处的时代。

    两个人是这样的反应,倒也正常。

    “两个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差异比正常情况下同一公司的不同批次产品之间都小,甚至能让杭齿厂认为串装进去都不会影响工作稳定性,哪怕用的同样一种工艺,也根本就不现实。”

    “如果检测报告上面的结果真像他们刚才说的那样,那说明这些轴承不光是用了相同的生产技术,甚至根本就是同一条流水线上造出来的!”

    常浩南说到最后,在面前的小桌板上轻轻敲了敲,以示重点。

    “意思是……贴牌货?”

    长期从事企业经营的廖新华对于这些事情更加熟悉,当即脱口而出:

    “那就是冰轴集团从……”

    下意识从脑海里跳出来的答案说到一半,他就意识到情况不对。

    “不对……刚刚那个人说冰轴的产品更便宜,而且供货量还很大,贴牌不可能同时做到低成本和高出货量……”

    “那也就是说……”

    颜永年和廖新华齐齐倒吸一口冷气:

    “有可能是反过来,NSK集团那边批量采购冰轴集团的产品,然后挂上自己的商标卖?”

    常浩南点了点头:

    “不是有可能,而是大概率是这样。”

    “这……”

    虽然这个可能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但是当常浩南点头的那一瞬间,二人还是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甚至有点世界观崩塌那意思。

    日本货的形象,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在华夏通过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

    在此前的十几年中,几乎从来没有遭到过什么大面积的挑战。

    一般认为,虽然跟最顶尖的欧洲产品比起来还有差距,但基本上算是在价格、性能和服务三方面取得了比较完美的平衡。

    在华夏市场这边,一般也绝对被划分到高端货的行列里面。

    然而,就在今天,却有赤裸裸的现实告诉他们,有一家在业内享有盛名的日本企业,直接拿着国产货贴牌去卖……

    根据千蟑定律,他们绝对不可能只是在这一个供货协议上用了贴牌产品。

    然而,此前一直都没被发现。

    “也就是说,咱们冰城轴承集团的产品,在性能上,其实跟NSK的原厂货比根本不差?”

    颜永年很快想清楚了其中的关节:

    “否则的话,用贴牌货充数肯定早就被人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