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环节不是很清楚。

    对于9A-02这样的大改版本来说,需要测试的内容虽然比之前涡喷14那样的全新发动机少,但也不可能是几天功夫能完成的。

    光是必要进行的测试项目清单,常浩南就看了差不多半个小时。

    “这下子,估计又要在涪城过年咯……”

    常浩南掏出一支圆珠笔,在测试项目书的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有些无奈地说道。

    姜甫和把资料接到手中收好,听到这样的感慨,有些好奇地抬起头:

    “常总以前在涪城过过年?”

    常浩南上辈子确实没少在涪城过年,只不过都是在九院那边。

    当然,这种事情肯定是不能说出来的。

    “涪城倒是没有,但因为工作在外面过年的时候不少。”

    好在对方只是随口一问,并未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

    ……

    就在二人一边闲聊一边处理必要文件的同时,9A-02原型机也被从平板拖车上卸下来,通过轨道缓缓向高空台测试车间内部运送过去。

    常浩南快步跟上。

    没走几步路,眼尖的他就发现在旁边的另外一条轨道上,正有一台体积小得多的发动机正在从里面运出来。

    “这边现在还有其它测试任务?”

    常浩南盯着那台体积大概只有涡喷9A四分之一的小发动机看了一会,却并未辨认出具体的型号。

    98年这会,华夏的航空发动机型号就那么数的出来的几种,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被他直接或者间接地插手过。

    突然冒出来一种他没什么印象的属实有些让人惊讶。

    “哦,这是我们本地蓉发厂搞出来的改进型号,涡喷6D。”

    “这不是歼6的发动机么,现在还在改?”

    常浩南整个人都惊了。

    涡喷6是1966年就定型的超级老前辈,他一时间认不出来倒也正常。

    但这都1998年了,竟然还能看见爷爷辈发动机的改进型号?

    “歼6当然早就停产了,但这不是还有强5在用么……”

    落后半个身位的姜甫和解释道:

    “本来,洪都那边从96年末开始搞强5D,现在已经基本定型了。”

    “但是因为镐京那边的歼轰7A改进型进度远超预期,而且很快就可以100%国产,所以这个型号,连带着增推延寿之后的涡喷6D发动机,也就没了定位,转入技术储备了……”

    “强5D……”

    说实话,自从重生开始,常浩南就从来没想起过还有这个型号。

    被姜甫和这么一说,他才记起来,强5D作为强5的最后一个量产型号,原本竟然是1998年才投产、2012年才停产的……

    当然,在如今的时间线上,它应该是没机会再进入量产了。

    只是可怜洪都集团,本来就只有K8和强5两个主打产品(初教6这功夫停产了,现实中2015年复产),现在又被时代的洪流无情淘汰了其中一个……

    话虽如此,这种在歼6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型号,基本属于特定时期面对特定情况的特定解法。

    在如今已经马上进入21世纪的大背景下,哪怕是常浩南,也不可能在这种老爷机上面玩出什么花样来……

    涪城的夕阳中,两台发动机一进一出,在相邻的运输轨道上交错而过。

    就如同华夏航空工业的两个时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