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过去达索软件部门的负责人,他几乎自然而然地成为埃立诺刚刚第一个想到的人:

    “费尔南迪尼奥,这么巧,我十几分钟之前才刚刚给你发了一封邮件,你如果有时间的话……”

    正常情况下,这样一篇文章怎么也得看上几个小时,所以埃立诺下意识认为这通电话只是个巧合。

    不过他的话说到一半,就被那边的洛伦佐给打断了:

    “我已经看到你的邮件了,所以才打电话联系你。”

    “你已经看完了?这么快?”

    “当然不是你发来邮件我才开始看的。”

    洛伦佐语气中有些无奈:

    “这篇论文也发过来让我审稿了,所以这个上午我都在看,刚刚收到伱的邮件就给你回电话了。”

    这下埃立诺也反应过来了。

    以这篇文章的内容等级而言,够格担任审稿人的专家本来也就有数的那几个。

    其中自然就包括曾经是达索软件部门高级工程师的洛伦佐。

    “那你觉得我邮件里面的想法怎么样?”

    埃立诺略加思索过后便马上进入了正题:

    “如果能以这种网格生成算法为基础,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数值计算技术,完全可能对整个领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他当然也是有野心的。

    虽然眼下在英国已经称得上功成名就,但埃立诺终究还只是一名资深工程师。

    距离开宗立派或者至少在行业内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有那么一段距离。

    然而电话那边的回应却结结实实地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罗杰,这件事情可没那么容易。”

    “这种新网格舍去了网格节点的结构性限制,可以根据模型变化动态调整边界,看上去确实很美好。”

    说到这里,洛伦佐话锋一转:

    “但是你也要考虑到,采用这种算法进行重叠网格系统装配时,需要在其他子网格中找到每个网格节点的宿主单元,所以宿主单元搜索所需的计算量会非常巨大的。”

    “这还没提因为网格单元间以及网格节点间都不存在拓扑关系,而导致的后续数值计算过程本身的繁琐,总之……这不是个在短时间内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尽管洛伦佐的态度具备相当的权威性,但埃立诺还是有点不甘心:

    “如果以目前的情况,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这个方法落实下来?”

    EJ200的问题比较麻烦,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直接结构补强,但那样会导致整台发动机的性能惨不忍睹,肯定不会被接受。

    而如果想要更巧妙的处理方法,以目前的设计方式,那就需要大量的台架测试乃至飞行测试。

    但根据埃立诺对于所谓“欧洲联合项目”的理解,如果他真的在发动机这种核心零部件上久拖不决,那EF2000过不了几年就要黄摊子。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靠堆数值计算来减少测试时间。

    他需要这种技术。

    “对于我来说,这几乎相当于从零开始,过去的经验参考价值不大。”

    一段时间的沉思过后,洛伦佐总算开口道:

    “保守估计,可能需要2-3年时间,开发出一个大概堪用的初版软件,但现在算法的进步速度太快,很难保证到那个时候又会面对什么新的情况……”

    虽然说的比较委婉,但总之意思就是……

    不行。

    “其实,我一直有些疑惑。”

    短暂的停顿过后,洛伦佐又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