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是的,我们对整个轴承,以及内外环、滚珠和保持架四个部分都做了分析,结果显示轴承的寿命期望值是我们公司同型号产品的150%,刚度和强度基本相当,拖滞力矩则只有71%,而且一致性很高。”

    庆景斌点了点头,用凝重的语气回答道:

    “总的来说……就是全方位比我们的产品更好。”

    实际上,他一开始也很难相信这样的结果。

    要知道,之前华夏生产的轴承,寿命甚至达不到NSK产品的五分之一,而且由于拖滞力矩更大且更不规则,甚至会导致整车油耗增加和行驶稳定性下降,完全没有竞争力。

    然而这次买到的几个轴承,性能简直是脱胎换骨。

    “是你上次说的那个什么……东北特钢生产的?”

    羽田俊介从桌上拿起其中一个装着轴承样品的袋子,放在眼前仔细端详着,仿佛他能用肉眼看出其中的不同来。

    “嗯……我去那边实地了解了一下,这些轴承的生产商是冰城本地的冰城轴承集团,东北特钢应该是提供了原材料或者是滚珠这样的关键零部件。”

    “价格呢?价格怎么样?”

    能问出这种问题,显然说明羽田俊介已经有些失了智。

    如果价格比进口轴承还高,那金陵汽车和冰城汽车恐怕从一开始就不会考虑换用国产型号……

    果然,庆景斌表示跟之前的NSK型号完全一样,200块一个,一次买4个700块。

    这价格让羽田俊介听了都想直呼一声心黑。

    他们的轴承生产出来再运到华夏,成本大概30块一个,卖给主机厂也就是含泪血赚200%,100块。

    而对方连包装都不用换,倒一便手就又是100%的利润……

    怪不得都想造车呢……

    话虽如此,但不管怎么说,既然对方的报价相同,说明两边的供货成本至少也是基本相当。

    搞不好人家国产的还更便宜点。

    否则从车企的角度看,光是提高性能而不能降低成本的话,其实并没有太强的动力更换一种新零部件。

    至少没必要这么着急。

    等着明年改款的时候换就行了,还能当做一次升级。

    毕竟按照检测报告上的数据进一步算算的话,换了轴承之后,车子的油耗都能降低大概0.2L每百公里这样子……

    NSK供应给冰城汽车的当然也不是最高端的型号,不过机械产品这种东西,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一块钱三分货,如果要通过提高产品等级来保证性能的话,这个差价绝对不止几倍那么简单。

    也就是说,暂时没辙……

    “行了,没事了,你先下去吧。”

    心烦意乱的羽田俊介朝着庆景斌挥了挥手,示意对方可以离开了。

    然而后者却并没有马上转身,而是试探着又问了一句:

    “羽田部长,这个事情,您觉得应该怎么应对?”

    听到这个问题的羽田俊介瞪了一眼自己这个平时明明很有眼力见的部下——

    他要是有应对办法早就拿出来了。

    不过这种时候,他当然也不可能公开承认这一点,只好先随便找个说辞支应过去:

    “当然是让公司那边加速过来建厂,降低轴承的成本,最糟糕的情况,无非就是打价格战嘛。”

    这句话半真半假。

    公司建厂的进度他说了其实不算,但是打价格战,确实是他压箱底的手段之一。

    之前在跟斯凯孚抢市场的时候,这种办法就屡试不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