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其实也记不住叫什么的,但对方面前的本子上刚好打开封面,第一页上写着周蓉二字,想来就是名字了。

    周蓉显然还想再说点什么,但这个时候,丁高恒和怀国莫两个人刚好从外面走进来,因此只好把话咽了回去。

    实际上,在这种大机关里面,负责具体业务的部门领导,消息反而未必非常灵通。

    系统工程三司只是专管航空和船舶方向,而常浩南如今的影响力,早就不止局限于这两个领域,甚至不止局限于科工委系统里面了。

    尤其像是火炬公司总经理,还有973项目专家咨询组成员这种有官方盖章的硬身份,实际上反而集中在科技委那边。

    所以直到上次亲眼看到常浩南和丁高恒并排走在一起还谈笑风生的样子之后,周蓉经过一番专门的打听,才知道常浩南如今已经混到了个什么水平。

    要知道,她当初也是面试常浩南的几个人之一,真要说起来的话,这层身份还稍微带着点“伯乐”的意思。

    虽然肯定比不上杜义山那么正统,但如果在过去一年中多加联络和经营,周蓉要拉近二人之间的关系也根本就没有难度。

    然而她把常浩南丢进八三工程之后,就再没怎么关注过。

    毕竟哪个正常人能想到会是这种发展剧情。

    现在人家开会时候的位置都已经在自己前面了,再去强调当年的事情根本没有意义……

    总之就是感到后悔,非常后悔。

    曾经有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摆在面前,但是没有珍惜……

    就在周蓉为自己过去的选择而懊恼的时候,丁高恒轻咳两声,正式公布了这次召集众人开会的原因。

    “今年七月份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在独联体范围内做生意的老板联系到我们,说自己有一些在基辅的关系渠道,询问我们是否对一些联盟解体之后留下来的遗产感兴趣。”

    “起初我们也没太当回事,只是让相关单位的同志维持例行的接触,但是前段时间,对方真的给我们提供了一批舰用特种钢材的技术资料,还有样品,虽然要的价格不低,但是经过国内船舶领域专家的鉴定,品质相当之高,甚至可以用来造航空母舰或者大型补给舰一类的重型舰艇,绝对物超所值。”

    “现在这个老板又联系到我们,说他有渠道可以跟马达西奇集团,以及安东诺夫集团进行直接合作,询问国内的意愿。”

    丁高恒介绍完情况之后,怀国莫也在旁边补充道:

    “之前跟伊留申谈判的时候,我们假意和安东诺夫那边接触过,但当时完全没有深入谈合作的条件,只是作为压低伊尔76MF报价的筹码而已,这次如果他们真的谋求直接合作,我想大概率是那个安70运输机项目。”

    “现在咱们很快就要接收一大批伊尔76MF,要是再去搞安70,会不会定位上重合了?”

    很快有人提出质疑。

    “那倒不会。”

    坐在常浩南旁边的周蓉接着说道:

    “虽然这两种飞机纸面上的最大载重接近,但安70本质上还是一款放大之后的战术运输机,算是咱们运8的上位替代,伊尔76MF在改进之后的最大起飞重量将近200吨,还是不在一个量级上。”

    对于她来说,如果能把这样一个新型号抓在手里,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利好消息。

    因此说完之后,还特地给了旁边的常浩南一个眼神,想要示意后者也表一下态。

    不过常浩南一直低着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周蓉的小动作。

    “我觉得还是取决于对方要价多少,咱们这两年在航空领域铺开的项目可不少,十号工程、十一号工程、第三代发动机、还有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