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得不少钱吧,小南你今年也已经22了,要是近几年就成家的话,怎么不也得买个新房,那还是在京城,你现在手里就算有点钱,也还是留着……”

    她考虑的确实很长远。

    问题是,过于长远了。

    上辈子她给常浩南攒娶媳妇钱一直攒到自己退休也没用上……

    这辈子常浩南虽然不敢保证还是会复刻上一世的感情经历,但他现在毕竟也算是小有地位,这方面应该也无需父母再费心了。

    “京城那边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我们……呃,我实习的研究所那边已经给了一套公寓当宿舍,等我毕业之后就能正式分给我,再说我们后面读博士也有国家补助和项目津贴,钱这方面肯定不会缺……”

    常浩南大脑飞速旋转,给自己的收入巧立名目。

    现在他最大的一笔经常性收入来源,毫无疑问是火炬公司那边的工资。

    剩下的就是一些项目里面的补贴以及奖金。

    主要是横向。

    像是涡扇10还有十号工程这种大活,经费使用限制往往相当严格,加上项目的规模越大,参与其中的人员就越多,而人员补贴这种事情,那肯定是见者有份,就算有分级发放制度,差距也不会太明显,所以最后落到常浩南手里的反而只能算毛毛雨。

    但火炬公司的事情,常浩南暂时还不准备跟家里人说。

    至少不准备跟常援朝和周莉说。

    从上一世的经验看,这俩人都不是心里能藏住事的性格,知道之后虽然不会刻意张扬,但恐怕也很难长时间守住口风。

    反而是常佳瑶,虽然现在看着大大咧咧没心没肺,但实际上心思相当缜密。

    而这几年又正好赶上大下岗,真要是让周围人知道这件事,那想想都知道会有多少亲戚朋友同事来托关系想要安排工作。

    常浩南对火炬公司的规划本来就是小而精的核心技术企业,自然不可能带头往里面塞些闲杂人等。

    但他这边拒绝容易,常援朝和周莉俩人拒绝可就难了。

    搞不好还会把俩人的社交圈子弄崩。

    所以不如从源头上遏制问题。

    “读书能有多少补助……”

    常援朝刚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但随后就突然反映了过来:

    “不对,你说要在咱们县买房,你现在手里……有多少钱啊?”

    常浩南迟疑片刻,比出了三根手指。

    “三千啊……那我们这些年攒的钱再添点可能也差不多……”

    老常显然还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爸,我要是只有三千块钱的话,怎么可能跟你们提买房的事情……”

    常浩南满脑袋黑线地打断了常援朝算账的进度。

    他没敢说现在常佳瑶身上那套蜀锦手工做的礼服,如果市售的话大概都要这个数的一半往上。

    “三……三万?”

    一秒钟的沉寂过后,周莉用有些颤抖的声音试探着问道。

    97年这会,要是在一线城市,好地段的房价已经从大几千到上万不等了,三万块钱在京城、沪市或者鹏城这种地方,虽然算不上少,但也绝对称不上什么巨款。

    然而在一个不起眼的东北小县城,中心地段房价大概是300块一平米,哪怕是最大的户型,一间房下来也就3万块出头的样子。

    地段或者面积稍微降级一下,一万多块买个住宅也并非不可能。

    这功夫可没有铺天盖地的移动网络和自媒体,告诉你那些大城市有钱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