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生产任务是长江防总温总指挥亲自部署下去的,明白了?”

    “明白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常浩南当然能懂。

    显然,这件事情是被上面给特事特办,加急处理了。

    “你尽量明天回京城来,有一些事项还需要你亲自确定。”

    “好,我明天一早就回去!”

    常浩南直接就精神了。

    什么游山玩水,太堕落了,呸——

    虽然提前这么长时间通过审核,公司的办公地点还有具体的人员架构肯定都还完全没有准备好。

    但这并不重要。

    一家企业,尤其是国企,最重要的一个是组织架构,一个是公章,还有一个就是公司账户。

    只要这三样定下来了,剩下的再拖也没关系。

    反正具体负责业务的部门就是他那个项目组,TORCH Multiphysics软件的测试至少也要持续半年左右,一时半会也不会进入维护周期。

    更重要的是,这两边的领导都是同一个人,不会出现相互倾轧的事情。

    结束通话之后,常浩南兴奋地朝着空气挥了下拳头。

    一年多点的时间,从一个普通学生干到前世都从未涉足过的国企总经理——尽管规模上只能算小微企业,要说不激动,那绝对是假的。

    这种东西都需要一个脱敏流程,就像刚重生那会,哪怕完成一个很小的项目都足以让他高兴半天,但随着习惯成自然,到了现在,基本上只有一些像是涡扇10这样的大项目能带来同样的兴奋感了。

    因此他在休息了一个晚上之后,第二天一早就返回了京城。

    由于公司在名义上毕竟是科学院下属单位,因此行政上的操作还是需要科技委过一遍手。

    在宋建安排的一间会议室里,来自经贸委和企业工委的几名工作人员和常浩南见了面。

    一般来说,即便国企成立的审批已经通过,后续的企业以及组织关系注册流程也相当麻烦,绝不是几个人聊聊天就能搞定的。

    但是这次的令毕竟是从上面直接下达,所以受到的重视程度自然不同,两个主管部门干脆来了次合署办公。

    简单来说,就是把需要的信息一次采集完成,后面再由他们回去慢慢处理。

    这样就能给常浩南省下不少事。

    后世这样的情况当然非常正常,但在90年代末,绝对属于破天荒头一遭。

    至于财政部那边……

    还没到需要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

    “常浩南同志,这是跟新企业相关的审批手续,企业性质确认文件、企业规模和经营要求,还有……”

    虽然文件看上去一大堆,让人有些眼花缭乱,但总体上讲竟然不算复杂。

    企业管理方面连二把刀都算不上的常浩南也很快就完全明白了自己任职之后的具体工作。

    主要是目前规模还小,而且经营地点也非常单一,所以怎么都好说,也没有太大管理难度。

    如果真是那种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规模的超级央企,那别说常浩南只是在抗洪抢险中做出突出贡献,就算他直接把长江水患给根除了,也不可能直接让他去管。

    怎么也得从下到上逐级历练上几年功夫。

    “还需要确定公司的名称还有标识这些文化元素,王主任的意思是这方面完全尊重常浩南同志您的意见,只要不是过于奇怪的名字就可以,您可以回去仔细考虑一下……”

    好在常浩南早有准备:

    “不用了,我已经想好了,公司名称就叫火炬,至于标识也在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