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总!”

    几乎是在常浩南进门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听到面前不远处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循声望去,那里正扎堆站着好几个一身西装的人。

    其中就包括跟常浩南已经非常熟悉的410厂技术部部长钟世宏。

    “钟部长,好久不见。”

    常浩南走上前去,跟对方握了握手。

    “常总,世宏同志现在可是已经升任黎明发动机公司(就是410厂这时候的正规称呼)的副总经理了。”

    旁边有人用略带幽默的语气打趣道。

    “哦?那确实应该改一下称呼。”

    常浩南也笑着回应。

    听到这句话的钟世宏赶忙摆手:

    “不用不用,这还不都是沾了常总的光嘛,要是没有这么多涡喷14的订单,没有精工计划带来的质量提升,别说升职,我那个技术部部长都快要没脸继续干下去咯。”

    “常总您还是叫我世宏同志,或者钟工就好。”

    在见面之后的简单寒暄之后,钟世宏也向常浩南介绍了他旁边的另外几个人。

    “这位是刘永全同志,之前一直在606所负责对第三代涡扇发动机的项目预研工作。”

    首先是刚才第一个跟常浩南搭话的那位。

    此人只看面相应该也就三十岁左右,但一个光头在人群中极为显眼,而且直接把整个人的气质增加了少说十岁。

    “常总您好。”

    刘永全也收起了刚刚玩笑的语气,双手和常浩南握了握手:

    “去年涡喷14改进的时候,我就对您的名字有所耳闻了,尤其是您提出来的,对高压压气机叶珊内部进行流动控制的方法,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最近这大半年,我在大展弦比叶片弯掠设计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研究,等一会就要在会议上做报告,还希望能请您指点一二。”

    显然,这位也属于受到过后者影响和启发的众多研究人员之一。

    “听起来,刘工对我去年的工作很了解嘛。”

    常浩南本人倒是有点意外,毕竟钟世宏介绍说对方一直负责涡扇10的预研,但是他对于自己在涡喷14项目中具体工作内容的了解程度,又像是亲自参与过一样。

    “说来惭愧,一开始听说过您的名字之后,就趁着你们开会的功夫,偷偷混进去旁听了几次,当真是受益匪浅。”

    刘永全有点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回答道。

    尽管科研单位不像是过去的行会组织那样搞师徒制传帮带,但这种事情就像你没经过允许就去参加别人课题组的组会一样。

    虽然不违反什么规定,但要是遇到对这方面比较敏感的导师(尤其是材料科学方向的),还是会不太高兴。

    脾气爆一点的都有可能直接赶人。

    当然常浩南肯定是无所谓,他巴不得自己在上面讲解方案的时候,能让整个航空工业系统的工程师都能同步听见。

    还有一个人常浩南之前有过一面之缘,430厂的技术部部长张振华,现在负责国产化涡扇9的生产工艺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从冰城、筑城、蓉城、建宁等地赶过来参会的工程师。

    大多数都跟张振华还有钟世宏一样,属于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

    “这次开会,从基层管理到技术骨干,我们厂一共派了将近50个人过来。”

    在介绍完身边这几位之后,钟世宏又指了指正在进行开幕前最后准备工作的会场内部:

    “还有606所差不多来了三四十个,430厂也差不多,总之常总您的号召力是真的可以,我还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