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跟看怪物差不多了。

    相当于一个人说我不光要精确预测半年后某一时刻的天气,我还要通过技术手段控制这个时刻的天气。

    这套理论哪怕只是听着都颇有几分极限走钢丝的意味,更不用说直接应用在工程领域中了。

    安全余量四个字几乎是工程设计的最核心要素,而常浩南竟然直接表示他要把安全余量压到最低,同时还要保证安全性拉到最高……

    只能倒吸一口冷气了。

    而大佬,则再次表现出了大佬的不凡。

    杨韦摸着下巴沉思了大概半分钟,给出的第一句回复竟然是:

    “我之前其实对这个喘振预测也稍有研究。”

    这次轮到常浩南震惊了。

    “你太年轻,可能不知道,但好多611所的老人都清楚,90年左右那功夫,因为当时都在搞民产嘛,我觉得没啥意思,所以非常认真地考虑过出国工作的事情。”

    常浩南更震惊了。

    这TM得亏给留住,不然损失简直难以估量……

    “总之那段时间,我关注过一些国外高校做的前沿研究,就……跟工程距离挺远的那种,有两个叫摩尔和格雷策的教授,提出了一个轴流式压气机进入旋转失速状态的模型,包括流量系数、压力系数和旋转失速幅值三个物理量,一般被叫做MG模型。”

    后面所说的这些内容,倒是没有再出乎常浩南的预料。

    这个MG模型,基本上是一切喘振预测研究的起点。

    稍稍停顿一下之后,杨韦又继续说道:

    “这个模型在学术研究和小试范围还算好用,但是真正到了工程领域的话,三个物理量带来了三个偏微分方程组,而且非线性程度非常高,我曾经找专门研究数学的朋友咨询过,他说可以用一个叫……”

    “伽辽金法?”

    这一切已经进入了常浩南的节奏之中。

    “对,伽辽金法,然后选择一个三次曲线作为特性曲线,把偏微分方程组转换成常微分方程组再进行求解,但我个人尝试了一下,发现应用起来的计算量大到无法想象,而且最终的结果精度也不高,总之到目前为止看不到什么应用潜力……”

    听完这一番介绍之后,常浩南有些汗颜,心说您这根本不能叫稍有研究,已经把我一半的工作都做完了……

    不过表面上只是轻咳了两声:

    “实际上,您刚刚说的MG模型,正是我整个思路的出发点。”

    “只不过,关于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我最近正好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可以用在对于MG模型的优化以及后续求解过程上。”

    刚刚一直泰然自若的杨韦终于也有些绷不住了。

    “伱对数学……还有研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