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当然,对于一般的反辐射导弹和电子干扰来说,这倒不能算是个问题,因为就算不知道目标距离,只要我始终沿着雷达波射来的方向扎过去,就总能找到信号源。

    但是随着防空技术的不断进步,雷达本身的信号可探测性在不断降低,甚至雷达发射源还可以一边高速移动一边工作,这导致传统的单站被动定位无法持续稳定跟踪辐射源发出的信号,从而出现极大的注册偏差,通过被动探测和反辐射导弹这套组合拳对雷达进行硬杀伤的效率在90年代出现了急剧下滑。

    比如AGM88哈姆在1982年几乎可以乱杀,但到了1999年,面对抵抗能力更弱的南国军队,命中率反而降低到了惨不忍睹的水平。

    这种情况也催生了以EA18G为代表的第三代电子战飞机。

    现在郭林说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确实让常浩南感到有些震惊。

    “呃……那倒不能。”

    郭林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

    “但可以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对雷达信号进行分选,对最有威胁的那个进行有效识别,至少比我们现有的办法,只能断断续续地获取目标信号强多了。”

    “哦……”

    这个回答让常浩南刚刚高涨的求知欲略微有点回落。

    不过也还好,至少是个进步:

    “说来听听。”

    “是这样,前些年的时候,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关函数谐波抑制的变换算法,可以把脉冲信号TOA从时域变换到了PRI域,对脉冲信号真实PRI的谐波进行有效抑制,就是说,假如我们把每个脉冲的TOA假定为理想的单位冲击函数δ……”

    “等一下等一下。”

    常浩南直接叫停了郭林的这一段介绍:

    “我知道PRI,我们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段。”

    “呃……好的。”

    旁边的郭林也意识到自己有点得意忘形,竟然试图给对方介绍这种基础知识,于是也赶紧收拢心思继续道:

    “总之,PRI算法随着抖动PRI信号的脉冲TOA增大,脉冲相位因子的误差也会不断增加,另外就是抖动信号的累积脉冲会分散至不同PRI箱中。”

    “所以我就想,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改进这个算法,一是引入一个可变时间起点的概念,避免由相位因子产生的误差,二是利用重叠的PRI箱进行防抖动处理……总之,我设计出的流程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他明显是早有准备,直接从下面掏出来了一张绘制精美的流程图表交给常浩南。

    后者此时已经把刚刚路上想着要去吃饭的事情忘到了脑后,拿起那张纸便低头思考起来。

    一动不动地看了十几分钟之后,常浩南终于重新抬起头,看向旁边的郭林:

    “思路很完善嘛,一个人能想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可以了。”

    “也不算我一个人吧,其它同志这些天也帮我纠正了一些地方,好在从测试结果上看,通过一次改进型PRI变换计算就能将三组信号的重频同时识别出来,而且没有任何虚假PRI峰值,对于强抖动信号的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郭林有些不好意思地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

    他在今天下午之前有意没有去咨询徐洋和常浩南,就是为了看看以自己的水平到底能不能把这个思路走通。

    “想法很好。”

    “不过,光是对目标信号进行识别,还是只能用电子干扰做软杀伤,在面向新世纪的作战中恐怕还是不够的。”

    “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干脆,喜欢斩草除根,不把对面雷达炸上天总归是个隐患。”

    常浩南放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