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主要是检测软硬件的基本逻辑和算法功能。

    过程不算复杂,就是过程比较耗时间。

    根据事先分配好的任务,几名工作人员很快开始调整干扰机和信号发生器的设置。

    常浩南也走到一边,准备查看示波器屏幕上显示出的波形。

    这时候正好听到了旁边另一名工程师和郭林的对话。

    “你准备怎么安排小羽啊?”

    听这个语气,二人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再结合刚刚有人提到的郭林有个弟弟过来投奔,那么这个小羽的身份也就并不难猜了。

    “先给他找了个帮工的活干着吧,后面看看能不能有更合适的工作。”

    郭林轻轻叹了口气回答道。

    “也不用太愁,你弟弟有那一手钳工手艺,在咱们这边难道还愁吃不上饭?”

    另一个人宽慰道:

    “等这段时间忙过去,我让你嫂子去南汽那边打听打听,他们之前说缺工缺得厉害。”

    “不是吃不吃得上饭的问题。”

    听到好友安慰的郭林语气中带着苦笑:

    “他15岁初中毕业就改了年龄,接我爸的班在咱们那电缆厂工作,真要看户口的话其实算是我哥,这都十四五年了,一直没离开过厂里,现在突然接到通知下岗,我是怕他思想转不过来啊……”

    又是一个时代浪潮下无可奈何的故事。

    常浩南突然想起来了寒假里面父母说要给他安排相亲时提到的老何一家。

    尽管他对这个名字已经毫无印象,但双职工家庭的遭遇应该普遍大差不差。

    实际上就连很多单职工家庭也扛不住,在这个年头,只靠一个人的收入肯定是养活不来一大家子人的。

    就在这个时候,随着滴的一声想起,测试正式开始。

    众人也就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了面前的数据和设备中。

    “嚯……这假目标质量,很高啊。”

    徐洋站在常浩南身后,看着示波器上显示出的信号波形,语气中满是兴奋。

    “是啊,也难怪,地面雷达和咱们飞机上的雷达都会被骗过去……”

    常浩南点了点头:

    “7个假目标,10μs、14μs、18μs、22μs、26μs、30μs、34μs,而且除了第一个稍弱之外,所有的信号特征都比真实目标更强,我是雷达我也犯迷糊。”

    常浩南把数据全部记录下来,然后迅速再次下达指令:

    “准备第二段,分段线性函数移频,起始调制频率1.5MHz,间隔0.4MHz,调频斜率20KHz/μs,干信比8dB,4段脉冲……”

    示波器上出现了一段完全不一样的信号。

    和刚刚的大量假目标不同,这一次,真目标的信号峰被一段密集的多段覆盖干扰给盖过去了。

    这是一个原有吊舱不具备的模式,对于一些绝对功率不够强的雷达来说效果很好。

    徐洋轻轻在空中挥了一下拳头——加入这个模式的想法还是她提出来的。

    复刻,不是原样照抄,而是要在原型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发展。

    “……”

    地面测试过程最终持续了一整天时间。

    在预定的各个测试频率下,结果大获成功。

    至于更复杂的测试,由于14所的微波暗室还在建造过程当中,就只有到了天上才能见真章了。

    “老郭,准备飞阎良吧!”

    常浩南把最后一个数据记录在纸上,抬起头对旁边的郭林说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