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

    常浩南虽然一直身处江湖之远,但他非常清楚,航空工业的发展不只是个技术问题,还是个路线问题。

    以如今的情况看来,丁高恒和科工委系统显然更胜一筹。

    对于他来说,这个结果显然算是一颗定心丸。

    此时易元和也走上前来,代表整个镐京的厂所感谢兄弟单位的支援。

    “易总客气了,什么感不感谢,咱们华夏航空工业说穿了还不是一家人么……”

    林示宽说着跟在常浩南和易元和身后往172厂的办公楼走去。

    他这话倒也不完全是在客套,至少常浩南前世就亲眼见过601所搞庆祝活动的时候,来了不少603和611所的大佬。

    90年代这会,最早参与航空系统工作的那批人还没有全都退休,互相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还要更密切一些。

    况且,科工委都出面协调了,还能不给面子么。

    这就是劲往一处使的好处啊。

    寒暄结束之后,一行人也到达了给他们准备好的办公场所。

    林示宽再次转向常浩南:

    “常工,接下来我们所有人都由您来分配工作。”

    “这个么……”

    常浩南简单分析了一下目前的情况:

    对于他来说,设计出那个平面喷嘴阵列并非难事,况且还有603所的设计人员协助,只要梳理通一些关键部分,剩下的数值模拟部分只需要让电脑自己跑就完事了。

    反而是SLD条件下机翼结冰情况分析和气动影响需要更多人手才能完成。

    “走,先去设计室,我跟你们简单说明一下目前的情况……”

    随后,常浩南花了大概10分钟,介绍了摆在面前的两项任务。

    当然,只讲了现在需要设计一款新的结冰喷水机,并改造新舟60以适应更恶劣的气候条件,工期很急,必须在一周以内完成,而略过了与中欧谈判有关的所有部分。

    倒不是不信任林示宽和姚梦娜等人。

    只是单纯没必要。

    在谈判最终尘埃落定之前,知道这件事的人越少越好。

    “所以我的安排是,留下三到四个人去协助设计那个平面喷嘴阵列以及把原来的加油控制系统改为喷水控制系统,林工、姚师姐你们二位以及剩下的同志们,需要协助改进新舟60的工作。”

    林示宽听罢工作安排之后,伸手推了推眼镜,有些迟疑地问道:

    “改进设计倒是没问题,但是……设计完之后终归还要制造吧,一周时间真的够么?”

    “造新的当然不够。”

    常浩南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但我已经在昨天晚上进行了一些小小的计算,发现增升减阻翼型在遭遇大粒度过冷水滴的时候,升力系数下降反而更加明显。”

    “因为时间有限,我只用100微米和500微米分别测试了一次,结果是100微米的时候还好,但500微米条件下,前缘缝翼上的结冰使得上表面的流动边界层变厚且缝翼后驻涡的尺度变大,结冰180秒内升力系数就降低了54.6%,而翼梢小翼上的结冰则导致颤振特征改变,之前设计的主动颤振系统效果减弱,颤振速度直接降低了15%。”

    “这种情况哪怕有再好的除冰系统也救不回来,所以要想让飞机在极端恶劣工况下正常飞行,反而要用回之前那个更加保守的机翼,只要让172厂在那上面改造一下就行了。”

    同是SLD,也分高下。

    液滴直径100微米和1000微米都叫SLD,但对飞机的影响显然完全不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