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坐需要一个地方靠着,沙发我来坐,把下铺留给你,怎么样?”

    这人看上去还是个自来熟。

    “没问题。”

    常浩南直接坐到了对面的床上。

    “您这岁数,看上去挺年轻啊,不知道小同志在哪个单位高就?”

    果然是个话痨。

    好在无论语气还是说话方式,都不让人讨厌。

    反正要明天早上才能到地方,常浩南也不在乎做做口腔体操。

    “谈不上高就,京航大学的,您呢?”

    虽然这年头能坐在这种包厢里面的都得有点身份,但毕竟不是在航空工业系统内部,所以他只是语焉不详地报了个学校。

    “盛京重型机器厂,哦,现在应该叫盛京重型机械集团了,跑业务的,我姓金,叫金桂,桂圆的桂,请问您贵姓?”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对方已经把名片塞过来了。

    上面写着的头衔是盛京重型机器厂供销部部长。

    难怪这么善谈。

    估计是企业刚刚完成集团化改制,这些东西都还没来得及换。

    “免贵姓常,平常的常。”

    常浩南没有报出全名,只是收下了对方的名片。

    盛京重型机械集团后来跟另外一家企业合并成了北方重工集团,他有个表弟就在这里工作。

    2020年的时候,北方重工第一次生产了100%完全国产化的盾构机,算是东北一众老国企中转型发展比较不错的。

    二人很快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

    然后话题毫不意外地转向了盛京重型机械集团的业务。

    这让常浩南总算松了口气。

    他的工作绝大部分都涉密,太多东西都不能聊,真要扯起来还得临时动脑子现编,现在这样以听对方说为主反而更好。

    至少北方重工就算有涉密业务肯定也非常之少。

    金桂也确实是能唠,从发车开始,一直讲到秦皇岛,愣是没让常浩南插进去一句有内容的话。

    所以当前者突然问出一个问题时,他甚至愣了一下。

    “常老师,您知不知道咱们国家最近好像搞了一个什么精工计划?”

    “精工计划?”

    “对,之前听冰城锅炉厂的同行提过一嘴,但我们集团不是科工委下属的,根本没有什么门路。”

    金桂点了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听说伱们京航大学是科工委下面的学校,不知道有没有参与进去的机会?”

    “没参与过。”

    常浩南面不改色地摇了摇头,从桌上拿起一粒瓜子磕开,把瓜子皮丢到旁边的一张废纸上:

    “我们学校不太搞加工制造这方面的研究,或许你可以去问一下冰城工业大学?”

    这倒也不算说谎,因为技术总顾问这个帽子暂时还属于编外人员。

    按照丁高恒的说法,实在是没办法给高中学历的人授这么高权限,无论如何得等常浩南拿到本科双证(毕业证、学位证)之后再转正。

    “太可惜了……”

    金桂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

    “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对方刚刚的问题勾起了常浩南的好奇心。

    同时他也意识到,必须得尽快把精工计划推广出去,否则只在科工委下属企业,以及跟科工委有直接联系的企业中间转悠还是有所局限。

    像是盛京重型机械集团这样的装备制造企业,既需要精工计划提供帮助,也能为精工计划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