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还有优势?”

    孙惠中被这句话惊得差点拿不住筷子。

    “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嘛。”

    常浩南也被对方的反应搞得有点想笑。

    按照正常的标准来看,648所确实找不出什么优势,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倒也未见得如此……

    “伱们的设计经验确实不足,但这同时意味着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和历史包袱,可以轻装上阵学习新思想新理念,你看这些天你们学数字化设计的效率就很高,比601和611的同志们都快不少。”

    “还有,你们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但规模小也未必都是坏事,船小好调头,大家的利益也比较一致,没有那么多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问题。”

    “另外你们的所在地确实比较偏僻,但是相对来说也更加清净……”

    听着常浩南的这些高情商言论,孙惠中露出了一个有些古怪的表情:

    “常工,您确定这是在夸我们?”

    如果他自己不是648所出身,光是听这些话没准就信了……

    “咳咳……当然是在夸你们,没开玩笑。”

    常浩南也意识到自己说到最后有些放飞自我,只好轻咳两声掩饰尴尬:

    “你们在工程经验,以及飞机复杂系统的气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短板很明显,就算有了这个高级教练机项目练手,真想跟601、603、611这些老大哥较量,恐怕也讨不到什么便宜,而且这方面的优秀人才也会往那几个大的研究所集中,说实话,这方面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孙惠中的脸色逐渐凝重起来:

    “可这是马太效应的规律,光靠我们自己恐怕很难扭转局面。”

    尽管并不愿意承认,但他知道这些都是正确的。

    就算在常浩南的帮助下能够挣扎求生一段时日,他们也很难保证跟上华夏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步伐,最后的命运很可能是并入某个兄弟单位。

    “所以我才说,让你们试着在其它赛道上发力。”

    常浩南用手指轻轻在桌面上敲了两下:

    “气动和结构方面是短板,那就不要在这两个方面搞太复杂的设计,气动越简单越好,飞机也不要造那么大,结构上的问题就会少很多。”

    “你们可以重点招募一些通信、无线电和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人才,并且给予相关领域足够的重视。据我所知,航空工业系统每年在这些专业招聘的人数还比较少,你们打一个时间差,应该很容易占据先发优势。”

    “呃……气动简单,还是小飞机……这样的产品造出来,真的有竞争力么?

    孙惠中有些茫然地看向对面:

    “我是说,就算要造通航飞机,我们好像也很难比得过洪都那边,现在运5应该是绝对的统治地位。”

    “不是通航,是无人机,就像美国人的先锋还有捕食者那样。”

    实际上,这是常浩南已经想了许久的事情。

    除了少数特例之外,大部分无人机作为“飞机”的部分其实都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让那几个实力强劲的所去做反而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

    而远程通信控制这方面大家又都是空白,同处一个起跑线的情况下,反而可能是648所这种规模不大还有生存压力的单位发展更快。

    “当然,我们国家现在的卫星资源还比较有限,要想通过卫星通信实现超大范围控制还不太现实,但哪怕只靠地面站发出信号,也足够在几百公里的范围内操纵无人机做一些简单的飞行动作了。”

    “无人机……”

    这个名词对于孙惠中来说当然并不陌生,华夏航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